他帶著100隻狗登上銀幕,創造歷史! Loading...
資訊  2024-06-18


1905電影網專稿 6月15日,由管虎執導,榮獲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影片的《狗陣》正式與觀眾見面。影片以一人一狗為主角,展現了兩個孤獨生靈之間的彼此相依和互相救贖,充滿了野性又蓬勃的生命力量。

不僅彭於晏從型男到糙漢的巨大形象反差令人眼前一亮,影片中形形色色的狗狗們和大量調度複雜的動物戲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在做客1905電影網《對話》欄目時,影片動物演員導演郝帥也直言,《狗陣》是他從業以來拍攝過的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電影。參演的狗狗數量接近百隻,團隊工作人員超過40人。

因12年前拍攝流浪狗題材短片受到啟發,郝帥從零開始組建起了國內首個專業動物演員團隊,並參與了《忠犬八公》《監獄犬計劃》《狗陣》等多部電影的拍攝工作,成為國內這一行業的「先驅者」。

在戛納電影節上,《狗陣》中的狗狗主演「小辛」榮獲了「狗狗金棕櫚評審團大獎」,成為中國第一隻得此殊榮的狗狗,創造了歷史。

郝帥和動物演員團隊與有榮焉,「這是給可愛小動物的褒獎,也是對幕後工作者的讚揚。」

如何調動近百隻狗狗完成這次「史無前例」的拍攝,遇到了哪些困難和挑戰,聽導演郝帥揭秘《狗陣》動物演員拍攝幕後。

*以下為導演郝帥自述,1905電影網根據採訪整理

01

「籌備」

我和管虎導演相識是在電影《忠犬八公》的開機儀式上。他問我們是不是專業的動物演員團隊,我說是的,而且中國就我們一個這樣的團隊。他說那太好了,我正好有一個劇本要拍了,講的是一個人和一條狗的故事。

真正看到劇本,我才意識到這部片子的拍攝要求有多高。可以說,《狗陣》是我們從業以來,參與過的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電影。

在選擇主角時,管虎導演希望它的氣質是凜冽的,有點像狼的樣子。再加上主角叫「二郎」,我們就參考了哮天犬的形象,向他推薦了幾個犬種,最終選中了「黑色細犬」。

這種狗狗的數量不多,體型和性格合適的就更少,我們幾乎聯繫了全國的犬舍,才最終選出了十多隻「主演」。

「群演們」的構成則更加複雜,主要來源有以下三種:一是從老鄉家裡借來的,當地居民都很熱情淳樸,好多狗主人也參加了群演。拍攝結束歸還時,在我們的精心飼養下,這些狗狗都比來的時候胖了不少,主人們也很高興。

二是從附近的流浪狗救助小院借來的,每次拍戲我都希望能帶一些流浪小貓、小狗進來,增加它們的曝光,多一些被領養的機會;還有很少一部分是本地的流浪狗,它們一般警惕性比較強,只有幾個自來熟的被成功收編。

就這樣,一個由近百隻狗狗組成的超大「演員」團隊集結成功了!

02

訓練

為了這一百隻小狗,我們專門建了一個非常大的基地,並給它們集訓了兩個月。因為時間有限,沒法從零教起,訓練內容基本都是為劇情「量身定製」的。

首先,我們會根據性格和戲份不同,給它們分組。負責「奔跑戲」的狗狗,我們就要訓練它們能聽懂指令從A點跑到B點。

從最開始叫都叫不來,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可以定點跑幾百米,完成比如影片開頭流浪狗們一起狂奔的鏡頭,很有成就感。

影片中還有很多「抓狗」的戲份,就要訓練狗狗適應和人的這種互動。為了保證狗狗和演員的安全,很多抓狗的群演都是訓練師親自上陣,他們也設計了很多小道具讓狗狗免於受傷。

為了不讓狗狗應激,有些戲演員們還是「無聲」表演。一群人呼呼啦啦地做著動作卻不發出聲音,那場面很有意思。

還有那場有點特殊卻十分重要的「撒尿戲」。因為調度非常複雜,只要錯了一個點就要重來,就要求我們在開拍前要反覆訓練狗狗「定點」撒尿的技能。

最後那個地方已經成為「景點」了,殺青的時候我們還專門拍了一張照片留念。

03

「麻繩」

大家在電影中看到的狗狗主角「麻繩」的表演並不是由一隻狗完成的,一共有十多隻狗狗參與了演出,其中四五隻戲份比較多,跟彭於晏關係最好的「小辛」(狗狗本名)無疑是戲份最多的,其他的可以算作它的替身。

多位狗狗主演輪番上陣,是我們多年拍攝總結出的經驗。因為小動物的專註度是有限的,很難全程保持注意力集中,輪流上場可以大大提升拍攝的效率,也是「工業化」的一種體現。

具體到《狗陣》上,管虎導演對鏡頭的要求很高,有很多調度複雜的全景長鏡頭,需要好幾個訓練師同時控制狗狗,有的負責走位,有的負責視線,有的負責它跟道具互動,狗狗幾乎每一秒都在接受指令,一條下來就非常累了,用替身也是在所難免。

跟狗狗互動最多的彭於晏,是非常敬業的演員。他專門提前進組和狗狗培養默契,也花了很多時間跟小動物一起訓練。

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就發現他和小辛特別有眼緣。可能因為小辛的訓練師是女孩,所以性格比較暖萌可愛,一上來就跟彭於晏很親近,又摟又親的,自然而然也就成了「第一主演」。

我一直追求的就是小動物和人之間真實的情感,所以能有這樣一隻小狗天生跟他親近是很欣慰的事。

在拍攝的過程中,即使當天沒有狗狗的戲,我們也會把小辛帶過去,讓彭於晏在休息時能跟它培養感情。就這樣從開拍到殺青,他倆基本每天有機會就黏在一起。也正因為如此,他們在影片中的互動才會那麼自然又感人。

04

「狗陣」

那場戈壁灘上流浪狗狗列陣目送二郎和黑狗的戲,是全片的「點題之筆」,也是拍攝難度最高的戲份之一。

讓狗狗保持相對靜態比動態難得多,有一些狗狗比較聽話,我們就讓訓練師單獨控制它坐下或者看向某個方向。有一些不太聽話的,我們就用一個鋼釘釘在地上然後栓個藍繩把它固定那裡,再接受指令。

由於我們不可能同時控制那麼多狗,所以需要一層一層來合成,幾乎每隻都是單獨拍攝的。演員部分拍完后,大部隊轉場去玉門拍後面的戲,我們幾十號人,包括導演組、攝影、燈光、場務等就為了這個鏡頭專門留下來,一隻狗一隻狗得拍。

每拍一部分就會做一下特效合成給導演確認,再按導演的意見一遍一遍調整,直到跟想象中一模一樣才收工。具體拍了多少天我已經記不得了,但直到玉門那個組殺青了,這邊才同步完成了拍攝。

為群演狗狗定製的演員卡

同樣的畫面,好萊塢可能會選擇用CG技術來完成,但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真實感。為了一個鏡頭,所有人同心協力付出最大的努力,我想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吧。

05

「新生」

影片結尾有一場狗狗分娩的戲,有很深的寓意。為了實現管虎導演的設想,我們花了很大功夫才找到了一隻毛色相近且即將分娩的狗狗,專門找人開了一天一夜的車把它從外地接過來。

一整組人馬,包括攝影、獸醫,帶著發電車,24小時嚴陣以待,生怕錯過了分娩的時刻。但可能因為有點「水土不服」,狗狗一直不生,獸醫也給不出具體的時間。最後,整組人足足等了一個多星期,它才成功分娩,我們也記錄下了導演心心念念的畫面。

電影以二郎背著麻繩的寶寶馳騁在戈壁灘上收尾。現實中,彭於晏不僅領養了他最愛的小辛,也帶走了兩隻新生的小狗。

這些黑色細犬都是我們從全國各地的犬舍精心挑選的,價格不菲而且都投入了大量訓練,殺青時有人建議我賣掉,但我還是決定能送都送出去,我始終認為能有真正愛它的人關心陪伴,才是狗狗最好的歸宿。

當時我看到彭於晏和小辛那麼好,心裡就暗暗希望他能領養,沒想到後來他主動提出。在殺青的時候,看著小辛上了彭於晏的車,開啟了新生活,我和訓練師們都留下了不舍(羨慕)的淚水。

還有那些從救助小院借來的流浪狗,我們在拍攝中也在不遺餘力地為它們找領養。尤其是快殺青的時候,我們天天在拍攝現場帶著狗狗擺攤,只要劇組的老師們稍微駐足,就圍上去好幾個人推銷,確實成功送養出去不少。在殺青后,它們都去到了新的家庭,開始了全新的「狗生」。

流浪狗小白被副導演永傑老師領養,被養得白白

06

「團隊」

2021年的9月,動物演員組全體成員拍下了這張合照留作紀念,相比《忠犬八公》的10個人,這次《狗陣》擴充到了40人,包含導演組、訓練組、妝造組、醫療組、後勤組、側拍組等各類工種,共同保障著動物演員們的表演和安全。

戈壁灘的氣候變化無常,十分惡劣,開機時還是高溫暴晒,殺青時都快下雪了。為了這些毛孩子,我們也專門改造了一輛大箱車,裝上了空調、籠子和美容台等,讓狗狗不用忍受風吹日晒。

拍攝後期天氣嚴寒,由於細犬很怕冷,我們不拍的時候就趕緊把它抱進箱車裡用兩層棉被抱著,生怕他著涼。

很多工作人員一開始不理解我們為什麼要對狗狗這麼好。當然首先因為我們都是喜歡小動物的人,不想看到他們生病難受,但同時也因為我們想把工作做好,讓它們都能在表演時有最好的狀態。

還記得十多年前,因為拍攝短片《流浪33天》,我遇到了流浪狗大黃。

後來的故事,看上去是我領養了它,但其實是它改變了我的命運。我從來沒有覺得大黃是我的寵物,而是一直把它當做公司的合伙人。

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又熱愛電影的我,終於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在這十多年中,我們建立了國內唯一一家專業動物演員團隊,也見證了這個工種獲得業內越來越多的重視和認可。

郝帥和大黃

未來我們也希望能繼續優化和改良動物演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環境,讓動物演員電影的製作更安全,更科學,更接近電影工業流程。

同時,我還在籌備一部自己的電影《毛茸茸故事集》,將由《忠犬八公》導演徐昂擔任監製,故事改編自全國各地鏟屎官們的真實經歷,也是在用另一種方式繼續講述:「小動物是怎樣影響和改變我們人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