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善新作、陳思誠《解密》…這些好戲即將登場 Loading...
資訊  2024-06-05


1905電影網專稿 近期,中國電影市場好生熱鬧。導演烏爾善上個月剛在社交平台官宣《封神第二部》因為特效工作,無緣2024年的暑期檔,近期又在中國電影導演之夜上高調宣布,其另一部作品《異人之下》將會在今年暑期和觀眾見面。

此消息一出,讓觀眾吃了安心丸。但也讓部分觀眾捏了一把汗,畢竟電影原作《異人之下》是很多Z世代觀眾心中的「國漫天花板」。對於烏爾善而言,或又是不小的挑戰。只是回想之前,外界對於《封神三部曲》的預期和好奇亦是如此。

除了烏爾善,吳京近期也官宣了其主演的新作——漫改電影《鏢人:風起大漠》即將開機。

暑期檔方面,目前除了提及的《異人之下》,陳思誠自編自導、劉昊然主演的懸疑電影《解密》也即將於暑期檔和觀眾見面,他表示這是他從未拍攝過的題材,故事風格同以往的類型片創作完全不同,在國產電影類型里比較少見。

大家突然好像發現,在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中生代導演慢慢走上舞台,成為「唱大戲」的主角,他們在創作上,也慢慢在努力擺脫自己的舒適區,尋求更多的新可能。

01.

暑期檔一直是決定全年票房總額的關鍵檔期,只是就目前而言,2024年暑期檔有不少網傳項目,但遲遲沒有下文。

僅有烏爾善導演的《異人之下》和陳思誠導演的《解密》已經公開表示會在暑期和觀眾見面,但具體檔期尚未官宣。這兩部影片也被外界看作這個暑期檔的種子選手。

在很多人眼裡,陳思誠的創作坐標里,始終擺脫不了「商業」的符號。從執導的《唐人街探案》系列,到監製的《誤殺》系列,尤其是去年其監製的《消失的她》大火之後,也順勢開發成系列電影——新作《消失的他》也於近期立項。

至少作為一家電影公司的掌舵者,陳思誠是成功的。在項目開發上,他也一直在尋求新可能。

他不止一次談及電影《解密》時,都強調,「這是一次新嘗試,它充滿了未知。」

電影改編自麥家的同名小說,在過去幾年裡,麥家的小說頻繁被影視化,而他的這部長篇小說幾經轉輾,遲遲沒能被成功搬上大銀幕。

在麥家看來,之所以沒有被成功改編成電影,很大原因是書里的主人公是靠做夢完成密碼的破譯。但怎麼將夢境拍出來呢?這成為早期擺在不少電影人面前的一大難題。

在和陳思誠的幾次接觸中,以及探班過程中看了部分片場花絮,麥家認為對方找到了創作方向,「我聽了一些他的感受,以及他的方法,甚至是從現代藝術、電影、科學方面表現,我覺得非常了不起。」

即便得到了原著作者的認可,陳思誠依舊對這次的挑戰非常忐忑,「裡面講述了十個夢,雖然之前有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這是一次新嘗試,它充滿了未知。」

電影永遠不是演算法演練,因為這份未知才迷人。正如陳思誠提及自己過往的成功和失敗,前者莫過於是《唐人街探案》對「喜劇+懸疑」的探索,並開啟電影宇宙的創作;失敗則是其在《外太空的莫扎特》的嘗試。

毋庸置疑,這些作品的嘗試慢慢也讓這位電影人對創作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除了陳思誠,烏爾善的《異人之下》挑戰不小。

《異人之下》改編自國漫《一人之下》,故事有著龐大的世界觀,以及複雜的人物關係。和《封神三部曲》截然不同的是,這部原著甚至尚未完結,仍有不少「坑」未填,這個改編工作難度極大,還要平衡電影與漫畫的關係。

不僅如此,《異人之下》元素頗多,涉及了道教、玄學這些充滿想象力的元素,同時又是一個青春電影,這在中國電影市場上都是稀缺的。

不僅如此,年輕觀眾對於《一人之下》的熟悉程度遠高於《封神演義》,因此,創作者也將面臨更大的考驗。而這一次,烏爾善把學習的對象瞄準了年輕觀眾,在電影籌備過程中,他邀請粉絲一起集思廣益,參與到漫畫的改編工作中。

除此之外,其後續即將開機的《鄭和下西洋》,難度將超乎於《封神三部曲》中的騎術、箭術等,更多以帆船等水上技能為主,而水恰恰是電影拍攝中的「三大難」之一。

在蒙古語里,「烏爾善」是前進的意思。面對這些不斷升級的成本,他必須要前進。這也是他對「導演」的定義,不能站在原地。

02.

除了暑期檔率先和觀眾見面的《解密》和《異人之下》,我們能看到不少電影人都在積極的進行自我突破。

吳京即將進組拍攝的新片《鏢人》,該片不僅是漫改電影創作的新挑戰,而且也是武俠動作電影在如今電影市場的挑戰。

對於武俠動作電影的堅持,吳京早已籌備多時,此前就官宣計劃拍攝系列動作電影「刀槍劍棍長南太」,一共7部,《刀》的劇本一直在打磨階段。

近年來,古裝題材也成為了市場上的香餑餑,但如何拍好古裝電影也是一個持久探討的命題。大鵬導演近期也爆料自己目前正在忙著籌備下一部自導自演的作品,會是一部「中國超現實主義史詩級動作古裝喜劇大片」。

除此之外,不少中生代導演正在積極擁抱科技,不斷拓寬電影工業的可能性。

郭帆恰是很好的代表。作為科幻電影導演,郭帆曾對人工智慧技術的不停迭代感到焦慮:「新的技術每天都在變得更新,要惡補的知識太多,一切都在變得未知。」他並不排斥人工智慧,甚至會在《流浪地球2》中藉助人工智慧輔助,「這樣不僅提高了拍攝的準確度,還大大節省了製作的時間。」

只是對於吳京而言,身邊有走在高科技前沿的好友,「我偷著用」!

面對高科技的發展,吳京也會忐忑,「高科技對真人動作電影到底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也誠惶誠恐,高科技的發展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要跟上這個時代,學習掌握高科技。我會繼續完成我的英雄之旅。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

我們能發現,除了上文提及的導演之外,還有路陽、饒曉志、文牧野等一批中生代導演作為當下中國電影的中堅力量,他們都在跳出舒適區,在積極求變求新,在擁抱世界電影變化的同時,用自己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