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世界》差評一片,6集棄劇,角色無精神,成最大敗筆 Loading...
資訊  2024-06-18

6月18日晚間,電視劇《金庸武俠世界》更新至第6集。我在對該劇的前4集的劇評文章當中,曾指出該劇在「俠之大者」氣質上的缺失,認為它是一部質量很低的作品。不期,那篇劇評文章獲得近千條留言。

從留言內容來看,讀者們顯然認可我的說法,認為這部《金庸武俠世界》的質量很低。按理說,一部明星陣容很強大,又翻牌自經典的電視劇作品,質量不應該低才是。為什麼這部電視劇出現了這麼奇怪的清一色差評呢?經過6集內容,我認為,它出現這麼多差評的原因,應該是角色無精神,造成的。

很多劇迷總是喜歡提黃日華版本的《射鵰英雄傳》。實際上,這個版本播出的時候,很多觀眾都是青少年時期。一個小孩子,能有多大的審美能力呢?但是,為什麼連小孩子都知道黃日華版本的好呢?我覺得,這才是應該認真分析一下的。

小孩子們,能不能看出俠之大者來呢?當然能,但應該不多。小孩子們看「射鵰」,主要看角色氣質。在黃日華的版本當中,每一個角色都是氣質明確的,都可以讓觀眾們眼前一亮。我們也可以草率地認為,老版「射鵰」當中,角色都有著非常立體的臉譜化。角色一出場,他什麼氣質,就非常明確了。

比如說,郭靖一出來,真的就是憨厚的傻小子。黃蓉一出來,就是古靈精怪的。北丐洪七公一出來,就是一個有趣的叫花子。東邪這位老岳父出場,就自帶著邪性。西毒,就真的是惡毒非常,不是東西啊。乃至於梅超風出來,就是陰冷的,就是恐怖的,是乾屍一般的。這位梅超風,簡直是很多劇迷的青少年噩夢。

這些臉譜化的角色塑造方式(表演方式和導演呈現方式),屬於典型的港劇特點。港劇和港片,都是走商業化路線非常明確的,在武俠作品當中,尤其走商業路線,喜歡短平快。在金庸創作《射鵰英雄傳》的時候,便是臉譜化角色,短平快打法。所以,後來拍攝這部電視劇的時候,也採用臉譜化的作業方式,反倒是非常成功的。

反觀這次的《金庸武俠世界》,最直觀的敗筆便是臉譜化角色失敗。一般情況之下,咱們要是說哪部電視劇是臉譜化的,那這部電視劇似乎質量就不高了。但是,這個文藝批評的方式,並不適用於創作源頭上便臉譜化的金庸武俠。回到這部《金庸武俠世界》,它之所以不好看,大抵是因為,它連臉譜化這麼簡單的事情,都沒有做好。

郭靖和黃蓉兩位角色,有不少觀眾吐槽。我清楚,這兩位青年演員已經足夠努力了。奈何,他們力不從心,沒有辦法。讓青年們具備前輩們的演技,不太可能。畢竟,大量的港劇演員,是從小摸爬滾打的,他們早就知道如何臉譜化的塑造角色。反倒是現在的青年演員們,科班出身,不太習慣臉譜化的塑造角色的方式。

這部電視劇6集過後,特別大的敗筆便是洪七公這個角色的塑造。老版當中,洪七公是一個憨厚有趣的老頭兒,慈眉善目當中,還有剛毅。尤其是這慈眉善目,讓你一看,就知道,這就是老叫花子。反觀咱們現在的這個新版,不給角色標註上名字,觀眾根本無法一眼就辨別出來。臉譜化,是非常重要的商業劇手法。這部劇,連這個手法都適應不來。

甚至於柯鎮惡這個角色。在老版當中,那真的是給人老瞎子的感覺啊。這種臉譜化的角色,當年是自帶出場音樂的氣質。反觀當下的這個版本,綿軟無力,給沒吃飽飯一樣。即便是臉譜化作業,也要給足角色精氣神才行啊。這群演員,沒精神。

孟子義的梅超風,當然是美女。可是,這個角色光剩下美了。梅超風那種精神狀態,全無了。老版當中,梅超風這個老乾屍只要一出場,就是驚悚的背景音樂,孩子們看得是毛骨悚然啊。這就有意思了。而現在這個版本當中,梅超風一出場,青年們恨不得讓梅超風和男主角搞對象啊。這麼一來,電視劇就失敗了。

所以,經過6集的劇情,我決定對這部電視劇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