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趙本山「相親」,曾12次上春晚,如今出現在《我的阿勒泰》卻無人識 Loading...
資訊  2024-06-13

由馬伊琍、周依然等一眾明星聯袂出演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前一段時間火爆網路,阿勒泰的風吹遍全國。

其中除了張鳳俠、文秀的角色備受歡迎,時而清醒時而糊塗的文秀奶奶,也給人印象深刻。因為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她常常忘記兒媳和孫女,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瀋陽。

蒼白的頭髮佝僂的身影,很多人已認不齣劇中的文秀奶奶,就是當年那個身材高挑,人美嗓音亮的著名演員黃曉娟

1990年,黃曉娟搭檔趙本山,出演小品《相親》爆火,之後又多次搭檔趙本山、潘長江、魏積安、黃宏、孫濤等喜劇大咖,12次登上春晚的舞台,也曾在《武林外傳》里客串白展堂的親娘一角。

圖片

她出演的那些經典角色,給觀眾帶來了很多歡樂。

然而無論人前多麼風光,人後也總會有一些不能為外人道的酸楚。

對於黃曉娟來說,正值壯年的弟弟得癌症驟然離世,以及之後的雙親相繼離世,是她這輩子永遠無法言說的傷痛。

圖片

1962年,黃曉娟出生在遼寧阜新市,母親是人民教師,父親是煤礦工程師。黃曉娟有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小時候爸爸單位離家很遠,母親除了要上班,還要照顧4個兒女。

所以黃曉娟和姐姐從小就學會了照顧人,不僅幫媽媽照顧弟弟妹妹,還能幫著收拾家務。

也因此黃曉娟從小跟弟弟關係就好,弟弟也很喜歡她這個姐姐。

直到黃曉娟參加工作多年之後,弟弟還會時不時發來關心的簡訊,或者跟姐姐傾訴心事。

因為母親實在精力有限,黃曉娟和姐姐後來就被寄養在姥姥家,姥姥疼愛姐姐,姥爺更疼愛黃曉娟。

父母的無暇顧及,意外地培養了黃曉娟獨立堅強的個性。

圖片

在姥爺家上到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姥爺突然離開人世。

黃曉娟等姥爺下葬沒多久,就瞞著母親,自己拿主意辦了轉學手續,直到最後一步程序需要家長簽字,轉學到媽媽單位附近小學的事才最終敗露。

「因為愛的人不在了,那個地方我就不待了。」黃曉娟回憶起跟著姥爺長大的歲月說道。

對於女兒「膽大包天」的做法,母親揪著她的耳朵發了一通脾氣,最後選擇接受女兒轉校的決定,之後一起住沒有再送走黃曉娟,而大女兒仍然跟著姥姥生活。

雖然對黃曉娟「很有主意」的做法很不滿意,但在學習藝術這件事上,母親卻從來沒有反對過。

比如對於黃曉娟很喜歡的舞蹈,黃媽媽就給予了大力支持。

黃曉娟也不負眾望,14歲那年順利成為文工團學員班的一名二人轉學員

黃曉娟學習很刻苦,那個年代因為教室條件差,夏天沒有風扇,別人都出去乘涼,只有她一個人在教室里苦苦思考,怎麼才能把歌唱好。

團里老師排練,她總會躲在一旁偷偷地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黃曉娟成了班裡唱、說、扮、舞,手絹、扇子、大板子、手玉子「四功一絕,樣樣精通」的第一名

後來因為在阜新文藝舞台上表現優秀,畢業之後她就被分配到阜新曲藝團工作。

1978年,團里排練《小二黑結婚》。

臨上台前幾天,主演突然嗓子發不出聲,基本功紮實的黃曉娟順理成章地頂了上去。

因為一人飾演多角,這次演出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黃曉娟在劇團也有了名氣。

圖片

圖片

再之後黃曉娟正式調入遼寧人民藝術劇院,有了更大的舞台。

1989年,省里為那一年的春晚節目甄選演員。

男演員選的是當年「鐵嶺紅人」趙本山,女演員要在幾個人裡面競爭,黃曉娟最終勝出。

剛剛接到邀請,黃曉娟就開始投入到和趙本山的小品排練中。

因為排練地離家很遠,孩子年幼,黃曉娟想孩子卻見不著,好幾次,她忍不住想放棄排練,但是為了整個團隊著想,還是堅持老老實實將節目錄製完。

相比於其他演員,大膽追夢的黃曉娟無疑是幸福的。因為丈夫是圈外人,對她的工作不僅表示理解,還給予了無限的支持,讓她可以毫無顧忌地追求自己的夢想。

當年年底,由他們二人出演的遼寧春晚小品《麻將豆腐》,因為出彩的劇情設計——

「小姨子為姐姐出氣,套路姐夫替驢拉磨,只為讓姐夫戒掉麻將」以及兩人惟妙惟肖的演出,一經播出,便火遍東北三省

圖片

在《麻將豆腐》播出之前,趙本山和黃曉娟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趙本山拿著作品《老有少心》,去找央視的領導,希望能登上央視春晚的舞台。

可惜晚了一步,《老有少心》沒選上。不過趙本山沒有氣餒,繼續尋找機會,終於被央視導演黃一鶴相中。

於是導演邀請趙本山到北京來試演,趙本山非常高興,女演員定的是宋丹丹,但是宋丹丹當時懷有身孕,婉拒了。轉過頭來,趙本山又找到岳紅,結果岳紅坐月子,也婉拒了。

最後找到趙麗蓉,卻因為趙麗蓉不會說東北話,再次拒絕出演。

心灰意冷的趙本山,這才想到,曾經跟他只有一次合作機會的黃曉娟。

有機會上央視春晚,這對於一個小演員來說無疑很難得。

黃曉娟二話沒說答應了邀請,試演很成功。

但是因為是第一次參加央視春晚,黃曉娟很緊張,排練期內,每天都能收到別的劇組「被斃了」的消息,在登台前幾天,黃曉娟突然嗓子失聲,說不出話來。

為了順利參加演出,趙本山借了輛自行車帶著她到醫院。

「你可要堅強一點,咱們的未來都在你這一嗓子上了。」

有了趙本山的幽默打趣,黃曉娟堅強了許多,經過一連6瓶的吊瓶,她終於恢復了嗓音,《老有少心》改名《相親》,也如約登上了1990年央視春晚的舞台

從此,趙本山和黃曉娟就成了常駐春晚的「黃金搭檔」。

圖片

1991年春晚,潘長江捷足先登,提前找到了黃曉娟。

兩人一起出演了《歪打正著》,因為「女高男矮」的反差演出,《歪打正著》火了,小品還獲得了中國電視劇「星光獎」。

圖片

1992年,黃曉娟再次搭檔趙本山出演《我想有個家》。

圖片

1993年,黃曉娟再次搭檔潘長江演繹小品《》,女高男矮的反差效果,再次收穫好評,甚至獲得了「高低杠」的戲稱。

至此,黃曉娟質樸無華的演出形象,走進了億萬觀眾的心裡。

就這樣,從1990年到2021年,黃曉娟12次登上春晚舞台,從《相親》《橋》《實誠人》到《軍嫂上島》《陽台》等;

黃曉娟搭檔趙本山、潘長江、郭冬臨、孫濤、黃宏等喜劇大咖,成了「春晚小品常青樹」「百搭小品女王」。

其中和趙本山合作的小品《相親》,還獲得了那一年的「星光杯」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戲劇曲藝類一等獎

圖片

除了登上春晚的舞台,黃曉娟作為影視劇演員,也逐漸嶄露頭角。

不僅和潘長江一起出演了《別拿豆包不當乾糧》,還出演了《城裡城外東北人》《媽媽的羅曼史》等一系列影視劇佳作。

另外,黃曉娟還在《武林外傳》里客串,飾演白展堂的母親白三娘,外號「拚命三娘」,表面是飛賊,暗地裡的身份卻是六扇門密使。

儘管戲份寥寥,但因為黃曉娟演技精湛,將白三娘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給觀眾留下難忘的印象。

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拚命三娘」不只是黃曉娟在戲里的形象,戲外的黃曉娟因為工作認真,也被大家笑稱「拚命三娘」。

因為事業上的無悔付出,黃曉娟常常一出差就是幾個月,每每回到家裡,年幼的兒子甚至認不出她是誰,對著她喊「阿姨」。

圖片

雖然缺席孩子的成長,沒能陪伴家人,成了她終生的遺憾。但努力工作,取得的成果卻給了黃曉娟巨大的滿足感。

除了在小品、曲藝、影視劇等領域都卓有建樹,黃曉娟還因為表現優秀,成為瀋陽軍區前進文工團副團長,還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

然而當事業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她卻選擇了急流勇退。

「我覺得我被耗光了,感到力不從心,我需要充電,需要一些專業知識來補充自己。」

1993年黃曉娟考入遼寧文化藝術職工大學,毅然決然從舞台消失,踏踏實實開始了脫產學習。

11歲的時候,不通知家人,自己辦理轉學手續。

14歲的時候,為了報考自己喜歡的文工團,拿到錄取通知書才告訴家人。

就連愛情,黃曉娟也選擇自己做主,直到快要結婚的時候,才告知家人男友姓李,經商。

想要什麼就去爭取,做自己人生的大女主,這是黃曉娟一生的信條。

圖片

看似獨立堅強的黃曉娟,卻有一處地方柔軟脆弱得讓人無法觸碰。

2003年,黃曉娟最疼愛的弟弟,被查出了肝癌晚期。姐姐給她打電話過來,姐妹倆在電話兩頭哭得泣不成聲。

弟弟才40歲,正值壯年,怎麼會突然得癌症呢?黃曉娟百思不得其解,那個她從小看著長大的,疼愛萬分的弟弟,還那麼年輕,怎麼會肝癌晚期呢?

她第一時間趕去醫院,給醫生塞了好幾張卡,但是肝癌晚期的事實擺在眼前,醫生也愛莫能助。

從查出肝癌晚期到離開人世,僅僅44天的時間。

在這44天里,黃曉娟每天以淚洗面,不敢告訴父母。

但是父母還是知道了這個悲痛的消息,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打擊讓父親急速衰老,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撒手人寰。

為了讓母親振作精神,黃曉娟沒事兒就帶媽媽去旅遊。另外將母親接到身邊,過年過節和姐妹兩家人接過來一起過節。

陪母親一起看電視劇,陪她學戲曲,讓她的生活豐富多彩,讓母親走出了親人離世的悲痛。

有了家人的陪伴,母親臉上的笑容逐漸多了起來。

曾經有一次《藝術人生》採訪,黃曉娟帶著母親一起上了節目,節目的最後主持人提議讓嘉賓表達對家人的愛和祝福,幽默開朗的黃媽媽熱情大方地說:「爭取八十八歲還能再來一次《藝術人生》。」

不過,這一次承諾未能如約,2019年85歲的黃媽媽因為糖尿病併發症,離開了人間。

這一年,黃曉娟57歲,經歷了弟弟英年早逝,經歷了雙親的離開。

不過黃曉娟沒有倒下,弟弟雖然去世,黃曉娟也沒有放棄對弟弟遺孀的照顧,將侄兒的學費全都包攬下來。

在弟弟的祭日上,給弟弟捎上全家福,跟弟弟說家裡又添了新人……

圖片

圖片

今年2月8日,黃曉娟還在遼寧春晚上,和郭冬臨一起參演小品《老公寄存處》。

事業有成的黃曉娟,婚姻也讓人羨慕,丈夫體貼兒子孝順。

為人低調不張揚的她,早在1986年就結婚了,之後生下了個兒子,對外她從沒有公開丈夫的身份。

黃曉娟的成功,背後離不開丈夫的支持,結婚38年裡讓她很少操心家庭,能專心演藝事業,提高演技。

對於缺席兒子的成長,黃曉娟不抱怨,儘力在其他地方彌補。兒子長大后,也理解了母親,他曾說:「媽媽是為了這個家,也是為了我,才會如此辛苦操勞。」

當黃曉娟沉浸在親人離去的悲痛中,兒子也會安慰她,提供情緒價值,讓她堅強面對。

兒子也早已結婚,生了個女兒。黃曉娟演出少的時候,會把孫女接到身邊照顧。

如今,年過六旬的黃曉娟並沒有完全退休,她依然保持著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

在最近大火的《我的阿勒泰》里,因為出演文秀奶奶,沒有被觀眾認出,黃曉娟頗為驕傲。

因為對她來說,忘掉演員本人,說明角色塑造成功了。

直到如今,她依然記著小時候學戲,老師的教導:「要愛心中的藝術,不要愛藝術中的自己。

對於黃曉娟來說,早年能搭檔趙本山,登上春晚這趟快車,是多少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但她沒有止步不前。

只要有適合自己的角色,她依然願意嘗試依然想出演更多更好的角色,不想把自己拴在家裡,變成真正的老太太。

這些年,黃曉娟活躍在熒屏上,電視劇有《女人當官》《女人的天空》《最美逆行者》等,前不久由她參演的《兵心》正在全國巡演。

不過藝術沒有止境,哪怕如今黃曉娟已經進入暮年,能繼續塑造新的角色,給觀眾帶來驚喜,就是她這一輩子最幸福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