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東北二次元 干翻日本秋葉原:東北地下偶像破圈 加载评论...
知著網  2023-06-01 07:51



「在混亂甚至顛倒的邏輯之間,人們將對生活的想象重新回歸到那些生動的瞬間和可愛的人事物上,為他們構建新的意義。」

自地下生長的偶像夢想,在黑土地上開出了粘豆包味的花。「長白參,烏拉草,白山黑水都是寶!東北虎,梅花鹿,狍子黑熊野山豬!」近日,一則長春地下偶像組合Blossom首次公演視頻刷屏短視頻平台。在元氣少女、甜美歌聲的標配下,東北粉絲本土化的熱情應援詞,讓這場二次元風格的 live house偶像表演變成了文化融合版 「劉老根大舞台」。



(@bilibili芥茉家的ghost)

台上是蹦蹦跳跳,元氣可愛的偶像女團,台下是高舉雙手,整整齊齊說著貫口的東北「歐吉桑」。東北「鐵子」和萌萌噠「老妹」的組合充滿了喜感,東北二次元應援方式也引發了廣大網友的集體吶喊。

「振興東北二次元,干翻日本秋葉原!」



(網友評論)當舶來品撞上本土文化,當二次元搭配東北貫口,一個獨具風味的夢正在悄然醞釀。

01

地下:創造東北偶像

創造偶像,本就是造夢的過程。而在東北,本土化的地下偶像和他們的粉絲似乎為這一場夢添加了別樣的色彩。

出圈視頻主角之一的Blossom偶像團體是長春地下偶像的一員。他們翻唱的歌曲《在東北的小偶像》是國內SNY48女團的作品,極具地域特色的歌詞融合日本二次元的萌系表演,為歌曲和表演的出圈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

(SNY48演出圖片)視頻發布之後,不少網友對這種深度互動的表演模式感到新奇,然而,舶來品地下偶像團體早已不是二次元團體中的新鮮事。

2005年,一個叫AKB48的地下團在秋葉原唐吉柯德大樓8樓的專屬劇場開始了公演。在日本知名編劇、製作人秋元康的執掌下,地下偶像組合AKB48打響了「可接觸的偶像」的概念,逐步收穫了民眾的喜愛,登上日本公信榜第一名,來到地上成為國民偶像。



(日本AKB48登上雜誌封面)稍顯青澀的唱跳舞台,搭配鎂光燈下熱情的面孔,地下偶像的形象成為了「逐夢者」的化身,為迷茫和失落的人們提供精神力量。

作為主流演藝圈中鮮少被提及的群體,地下偶像們起初沒有人氣,往往只能通過線下演出的方式與粉絲建立聯繫與互動,而正是這種直接的連接、「高參與」的特質讓粉絲親身融入「造夢」的每一個過程。

在一次次的表演、握手、甚至線下的短暫交談中,粉絲與偶像之間的互動不再局限於不斷變化的打投數字,多了幾分共情。看著偶像元氣滿滿披荊斬棘的過程,平凡人也能代入沒有「金手指」、卻也努力打怪升級的自己。粉絲群體的集體「表演」,也讓這場「造夢」的過程多了一些歸屬感。

(SHY48線下握手會)這種偶像與觀眾之間的良性互動與奇觀共創,以更加新穎的方式在東北地下偶像的表演中呈現。

在以往的應援中,偶像的形象是閃閃發光的、各具特色的,而粉絲的形象則是鎂光燈陰影處相對模糊的存在。他們與其他任何粉絲共享類似的面孔,成為演出中相對於偶像而存在的「他者」。然而,東北二次元應援的出現,卻直接打破了粉絲的角色定義,賦予這個群體人格化的魅力。



(粉絲為地下偶像打call)東北口音的偶像們,用萌化的語氣來一句小拜年;台下熱情的粉絲們,齊聲演繹東北文化符號版「報菜名」。本土化表演和應援用「鄉情」作為紐帶,將觀眾與偶像深度鏈接在一起,也讓粉絲成為了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屏幕外的網友們代入了這種獨特的文化氛圍中。

從「什麼鬼?」到「我也想去!」,人們對東北二次元的接納與嚮往,為這場夢的迸發埋下了一個伏筆。

02奇招:貫口的逆襲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劉老根大舞台,但不是每代人都能享受壽司配烤冷麵的獨家風味。

在東北地下偶像的表演中,東北青年和中年人們一改互聯網上「豪放」、「硬漢」的刻板印象,化身揮舞雙手的迷弟,用帶有家鄉風味的應援詞為台上逐夢的地下偶像們高聲吶喊,而這樣的吶喊,恰恰成為網友們的歡樂源泉。

(網友評論)在東北地下偶像之外,地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奇妙組合在互聯網上破圈的案例也不計其數。

當身著女僕裝扮、面容姣好的女孩子為你呈上早餐,大咧咧的微笑配上天津風味的「哈吉美瑪喜達,狗秀金薩嘛!」(音譯:早上好,主人!),不禁讓網友大呼「夠味」。

(@抖音小可艾歐尼)當美國電影《小丑》中的反派角色接受《鄉村愛情》馬大帥的殷切勸導,恨鐵不成鋼的長輩式說教搭配小丑桀驁不馴的舞蹈,讓人忍不住調侃:「小丑要是在鐵嶺,估計都上春晚了,你看哥譚給這孩子逼得。」

(bilibili@青紅造了個白)

這其中似乎凸顯出幾分「文化自信」的風味,與人們心底的文化記憶進行了一場跨時空、跨次元的對話。

文化的記憶通過一代代人的經歷和想象構築而成,不僅是留存在人們腦海中的經驗,也成為人們定義自己,獲取認同的重要方式。

隨著媒介的發展,這種記憶的構建和傳播方式也隨之改變,正在生成的集體記憶受到更多樣的話語的挑戰,被重構、或被消解。而東北貫口以二次元的方式重新走到公眾視野中,仍然不舍其內核。

小品《紅高粱模特隊》中,趙本山和弟子們用一段貫口展示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回聲。從「大棉襖,二棉褲,裡面是羊皮外面裹著布」的淳樸鄉音,到「千百年創業艱辛,換來這春滿家園」的人民風貌。

(紅高粱模特隊 表演圖)與此類似的,東北地下偶像的應援詞無不依託於這片文化的沃土。自然風光、豐厚物產、特色美食、民俗符號……一段段「瀋陽特供」「長春特供」的貫口承載了人們難以捨棄的文化記憶,成為激發共情、喚起回憶的利器。

(《在東北的小偶像》應援詞)


地域文化中裹挾的不僅有特殊的意象,還流轉著歷史的笑與淚、人民的樂觀與堅韌,最終化作一種充滿希望的召喚,為文化勾勒出更加厚重的機理。通過「地下」表演的形式重新享受文化衝擊,也許正是地域文化符號在網路環境中的又一次突圍,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充滿節奏感的音樂中,人們參與著 「地下」的狂歡,用顛覆的方式重構和宴饗著文化的記憶,為這場夢增添了新的註腳。

03

破圈:共同織就的夢

作為東北地下偶像表演的另一個主角,東北粉絲的貫口應援帶著有些荒誕的美感,打破了文化的次元壁,也解構了原本的「宅男」文化和應援方式。

對偶像的追逐與熱忱不再是應援者唯一的核心氣質,反而,突出一個自我表演的快樂,讓場面變得荒誕又喜感。

「台上的聲音太大了,讓台下的主角們唱。」

「這哪裡是應援,這明明是副歌。」

(網友評論)那些記憶中熟悉的風土人情裹挾著歡快的旋律,打破了原有的表演風格和表演模式,以荒誕的方式解構了萌系的二次元風格,達成一種「非和諧」「不確定」的狀態。

如果硬要劃分一個流派,每一個東北人彷彿都是一個解構主義的大師。互聯網中塑造的東北人形象是果敢的、大氣的、但同時也會「怕老婆」、「有點小毛病」。他們的形象有正面,也有負面,但似乎很少選擇一個中間地帶。這種黑山白水般高對比度的個性特徵,跳出場景之外塑造氣氛、顛覆邏輯的天賦,也為他們成為喜劇大師奠定了基礎。

(《鄉村愛情》劇照)人說世事蒼涼,不知何處依靠,東北喜劇告訴你:「去看看吧,世界的盡頭是鐵嶺。」人說生活苦楚,苦難重重,想要逃避,劉能一句「蚯蚓精神」就能讓人一下子回靠到這片堅實的土地上,重新擁有前行的動力。

這樣的態度不僅屬於東北人,它紮根在人們心中,在每一次東北鄉音響起時被喚醒。

(網友評論)在混亂甚至顛倒的邏輯之間,人們將對生活的想象重新回歸到那些生動的瞬間和可愛的人事物上,為他們構建新的意義。

回到地球表面,用幽生活一默的方式對抗現代生活中都市人的迷茫、焦慮與浮躁。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東北地下偶像和應援粉絲們高昂的熱情似乎擁有著同樣的內核:從地下的夢想開始,享受每一次表演;從地下的應援貫口開始,認真地熱愛生活。

東北地下偶像的出圈,是偶像與粉絲共造粘豆包味夢想的過程,也包含了人們在媒介極大豐富的時代,對於意義的再次探索。

「奔而嘍頭,波棱蓋兒,馬路牙子溜邊站兒;人挺糙,愛拔尖兒,冬天也要漏腳腕兒。」

如果你還在emo,不妨點開視頻進行一次東北地下偶像的「雲應援」,欣賞一個粘豆包味的夢想,在黑土地上開出別樣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