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古今對話,延綿黃河文脈 《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描摹詩畫里的中式浪漫 Loading...
資訊  2024-05-25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身處黃河兩岸,能看到哪些磅礴之景?古今對望,又將展開怎樣的對話?從一方渡口到黃河全景,從多樣地理到人文風貌,水脈綿延昭顯著古往今來的江河氣象,古畫的傳承描摹著中華美學的精神圖景,交融出風雅俊秀的「詩畫中國」。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的大型文化節目《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第二期將於5月25日晚八點檔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頻、央視網同步播出,從黃河水脈出發,一覽山河的壯闊澎湃。

本期節目中,《黃流巨津圖》頁、《黃山圖》冊、《黃河萬里圖》卷和《歸汾圖》卷四幅畫作將輔以詩情歌意,呈於觀眾面前。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婁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韓茂莉等品卷人將與濮存昕、張遠、王二妮、丁文軍、牛建黨、宗俊濤六位開卷人帶領觀眾一同開啟古今對話,品詩畫視覺美、感文化意蘊美。

古今對話——

濮存昕再讀李白名篇《將進酒》 宗俊濤鮮衣怒馬入畫來

如果說首期節目為觀眾傾情奉上「長江詩畫秀」,那麼本期黃河主題將延續「人在畫中游」的奇妙觀感,一場穿梭古今的隔空對話即將發生。演員濮存昕再讀「詩仙」李白名篇《將進酒》,與明代畫家陳洪綬之作《黃流巨津圖》頁跨時空「同屏」,盡抒直抵人心的「須盡歡」與「萬古愁」。演員宗俊濤一襲紅袍策馬而行,用山西方言輕快吟唱小調,遊走於明代畫家仇英所作的《歸汾圖》卷中。

在文化藝術與數字技術的融合中,「入卷」環節自有一種中式浪漫。《黃流巨津圖》頁里獨樹一幟的虎爪紋浪花涌動翻飛,與濮存昕親筆臨寫的書法作品《將進酒》相映成趣;城闕校場、村舍板橋,《歸汾圖》卷里的地理元素靈動立體,躍然大屏之上……這些精妙的細節跨越時空而來,宛若「彩蛋」一般,等待著觀眾們去發掘。

民俗生輝——

王二妮 丁文軍 牛建黨民歌新編 張遠配搭徽劇戲腔探黃山

伴隨著高昂雄渾的嗩吶聲與民歌號子,清代名作《黃河萬里圖》卷中波浪滔天的壯闊景象徐徐展開。開卷人王二妮、丁文軍與牛建黨全新演繹陝北民歌《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頌唱出千百年來黃河人依靠母親河接續奮鬥的壯麗史詩。在中共吳堡縣委、吳堡縣人民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節目組前往黃河二磧實景拍攝,得以復刻《黃河萬里圖》卷中名場景。江河與詩畫的連結深厚,一如千百年來黃河人與母親河同命運、共奔流。

戲曲民樂、西洋管弦等藝術表現形式,也為詩畫作品注入更多新的活力。清初畫家弘仁所繪製的《黃山圖》冊好似一本「有聲書」——歌手張遠以流行唱法搭配徽劇戲腔,傳統徽胡、大提琴中西合璧,創造多元化的視聽體驗。「詩畫手工班」成員劉子嬋結合新潮創作手法,為《黃山圖》冊創作立體畫板,呈現出中國古畫近實遠虛的美感,讓古畫風韻在當代綻放出新的藝術光芒。

華夏文明流轉千年,江河文脈生生不息。本周六20:00檔,敬請鎖定央視綜合頻道,《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與您繼續相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