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東坡,一個吃貨」…誰懂? Loading...
資訊  2024-09-06

有人曾在網上提出過一個問題:

如果《明朝那些事兒》不是當年明月來寫,而是歷史專業人士撰稿還會不會受歡迎?

在回答中,大多數意見是「不會」。

理由很簡單:

思維邏輯

即「你這個文章是寫給誰看的?」

對於專業人士來說,他們更善於用專業角度鋪敘一件事情,並保持客觀。

而《明朝那些事兒》不是,它以一種主觀立場將作者的情緒寫進明朝三百年間的故事中,比如對「盛世」的理解,當年明月認為盛世是豐衣足食的正常年代,如果一個國家總是鼓吹盛世,說明這個國家處於不正常年代的時間太久了。

他還認為中國的盛世時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皇帝不干預老百姓發展,這樣就會出現繁榮景象。這麼簡單的操作,為何皇帝做不到呢?

這本書里金句頻出,如:

「大明第一定律,千萬別惹王守仁。」

「明帝國最高地主委員會,明帝國全國地主代表大會,明帝國宮廷、明教長老會議沉痛宣布:偉大的農民階級革命家、漢族歷史上卓越的軍事家、亂世中的英明政治家、厚黑學的偉大實踐家、堅定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英明的宗教領袖(明教)傑出的反貪污賄賂實踐家——明太祖朱元璋同志於公元1398年駕崩,年七十一。」

「老百姓家的孩子,辛辛苦苦讀幾十年書,考得死去活來,進了朝廷,再被踩個七葷八素,這才修成正果。生肖都是屬於狐狸的,嗅覺極其靈敏,擅長見風使舵、無事生非。」

像這類「調皮」的措辭,絕不會出現在正統歷史學家的著作中。

這也是當年明月當年風雲一時的原因:

他把讀者當成朋友,用文字侃大山,「我就是個野狐禪,不是大宗師,我們之間沒有距離」。然後,《明朝那些事兒》從天涯社區開始發酵迅速火遍全網。

當然,人紅是非多。當年明月和《明朝那些事兒》如日中天時也被人詬病「不夠嚴謹」,今天也有人說它「太多個人主觀色彩」,但是,《明朝那些事》確實火了。這也是「文藝作品究竟想要取悅誰」的問題所在——

誕生過《明朝那些事兒》的天涯社區關閉,之後的時代中,許多「大家」和「專業人士」還是干不過民間「野狐禪」,歸根結底就是「放不開」,或「不敢放得太開」。反倒是「素人」博主時常一鳴驚人,他們沒有思想包袱,更沒有偶像包袱。遣詞造句也沒進入自證陷阱,反而以精準的、直擊痛點的觀點迅速引起共鳴。

這些博主和當年明月一樣,試圖用最具個人化的觀點和最通俗化的表述獲得支持。

當視頻時代到來時,他們的文案也依舊立足普通人的視角,並採取最易懂的措辭試圖說明一件事,由此也引發了業內人士的關注。

實際上看似惡搞,甚至惡俗的文案在歐美國家的通俗文化中並不鮮見,它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很不正經的外衣下是力求讓所有人最大程度地了解一種觀點或一段歷史。

小破站《歷史那些事》於2018年火速出圈,正是如此。

「1

《在下東坡,一個吃貨》。

這是《歷史那些事》第一季第一集的內容,講的是蘇東坡。

2018年正處於內地互聯網文化蓬勃發展階段,B站彈幕文化領先各大視頻平台,這個匯聚大量年輕網民的文化載體採取大膽嘗試,將歷史中的諸多人物通過最接地氣的形式表現出來,簡單地說就是「拍給年輕人看的歷史紀錄片」。

所以,蘇東坡在《歷史那些事》中打開的方式與眾不同:

隨著旁白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蘇東坡登場。

主題圍繞他精彩的吃貨的一生做出種種場景重現,其中他穿越到現代品味「東坡肉」這一段模仿了日本《孤獨的美食家》,每每講述時,旁白道「點贊、投幣、收藏」……

蘇東坡成了「治癒系」達人,他治癒自己的方式就是「吃」:

被貶到哪兒就吃到哪兒。

這位20歲就憑藉才華聲名蓋世的才子,一生都在顛沛流離。

依據史書記載,東坡居士朝堂失意,同時得罪了改革派和保守派。

他是個不完美的人,政治上也是個失敗的人。

但《歷史那些事》沒有刻板評價,它只是告訴觀眾:

這個吃貨,他一生都在苦中作樂。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在這些地方,蘇東坡吃出了境界——

沒錢買羊肉,就吃羊蠍子。

豬肉無人愛,獨創東坡肉。

海南多崎嶇,最愛大生蚝。

這些如今家喻戶曉的美食,都是蘇東坡一路行來一路吃的「文創產物」。在其背後,是他悲催的仕途:

45歲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59歲不願參與黨爭被貶惠州、60歲站錯隊被貶儋州……

貧窮、疾病、離散幾乎將其壓垮。

蘇東坡題詩曰: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但紀錄片里「蘇東坡」跳出歷史與觀眾互動,他可以化身探店博主,也可以當說唱歌手,以年輕人熟悉的樣子講述人生低谷時的鮮活可愛。

中國歷史上的風流人物,在《歷史那些事》有趣、鮮活的描述下,紛紛跳出史家嚴肅的「圈禁」,和觀眾在情感上建立人生共鳴:

誰在乎蘇東坡一生成敗?他是潦倒的雅痞,也是「躺平」界的至聖先師。

誰規定了歷史人物就一定要簡單刻板地一分為二?年輕觀眾為什麼不能接受更酷炫的人物解讀?

《歷史那些事》,就是用不正經的方式解讀歷史人物。

「2

《歷史那些事》第一季帶給觀眾,至少帶給我的感受很明確:

喜悅。

乾隆、隋煬帝、溥儀、鼎……讓人物和故事生動起來。

講述隋煬帝那一集里,畫風變成了王家衛的鏡頭語言。隋煬帝楊廣當年給太子楊勇挖坑上位,時光輪轉,2013年揚州,其墓被人挖掘發現,發現者也叫楊勇。足夠志怪,也足夠讓人嗟嘆報應不爽。

搞怪之餘,《歷史那些事》每一集結尾都引用名人名言,如莎士比亞的「時間是審查一切犯罪的最老練的法官」、張愛玲「生活就是一襲華麗的袍,爬滿了虱子」、尼采「人生沒有目的,只有過程」……詼諧之餘逼格拉滿。

演員雖然都不是大腕,但演技了得。鍾文斌、胡藝瀟、母焌成、楊澍……第一季里幾位主演在每一集中輪番擔任主演,哪位出場都能壓陣。飾演蘇東坡和楊勇的演員鍾文斌還曾憑《歷史那些事》小火了一陣。看他微博,發現他主業是話劇,我曾以粉絲心態與他在微博上互動一番。

如此,喜悅之情更甚。

即便今天看《歷史那些事》第一季的播出,依然能感受到全體主創、主演對網路文化的兼容創作,網梗、漫梗、「致敬」名場面,還有每集旁白的「胡說八道」,大笑之餘怎能不讓人對這部另類紀錄片印象深刻呢?

如今《歷史那些事》已經出到第三季,擁有了一批固定粉絲。

打破次元壁,結合當下時事,站在觀眾立場上解讀歷史人物,最重要的是通過情境引導觀眾情緒,使之與千百年中的人物在某一刻產生共鳴。

《歷史那些事》都做到了。

「情緒」價值,是這類文化作品能夠快速贏得觀眾讚譽的最主要原因。

不是鏡頭解析、行業標杆、角色探討等等,這些都是取悅高端網友的套路,但他們不是主流消費群體,就像很多打高分的影片往往票房上不去一樣,道理顯而易見:

大多數人喜歡從最通俗的角度接納他們願意接納的觀點,誰掌握大多數人的G點,誰就能破圈,影視劇和小說都遵循這個原則。

因此回過頭看《明朝那些事兒》與《歷史那些事》,都是通過不甚「嚴謹」的解讀,把主觀情緒代入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中。東坡居士一生功業表面上看好像發明了無數美食,實際上人們更愛在大笑過後讚歎其堅韌樂觀的人生態度。

我記得當年明月圍繞明朝廟堂爭鬥時,同樣賦予很多小人物最質樸的評價,如在「萬貴妃狠抓計劃生育」那一章中,重點提到了朱祐樘得以倖存的原因:

一群人的善良。

「3

「良心未泯的張敏保護了幼小的朱祐樘,然後,是許許多多下層的宮女太監們自發地加入了這個行列,幫助照顧他,保護他,更幫助紀宮女保守這個秘密,儘管他們中任何一個人都隨時有機會去出賣這個秘密,儘管他們知道,出賣這個秘密可以讓他們獲得想象不到的榮華富貴。但沒有人這樣做。於是,在打個飽嗝說個悄悄話都能傳到萬貴妃耳朵里的後宮,這個秘密被保護了下來,整整五年,萬貴妃竟然很天真地認為這個孩子早已被處理掉了。這不能不說一個奇迹。

儘管那時候的朱祐樘尚未記事,但是從他記事開始,一定會有許多人為他反覆地講述這段奇迹。朱祐樘也一定學到了他人生里的第一課:善良無敵。這個信仰影響了他的一生。」

當萬貴妃得悉後宮竟有「孽種」后,張敏的結局就是死亡。當年明月寫道:

「張敏------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看大門的宦官,卻做出了無數名臣名相也未必能夠做到的事情。面對死亡的威脅,他選擇了良知。

捨棄生命,堅持信念,去履行自己的承諾。這種行為,我們稱為捨生取義。

張敏,是一個捨生取義的人。」

沒有歷史學家的客觀冷靜,沒有立足宏大敘事的高瞻遠矚,只有一個人最樸素的價值觀。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沉浸在閱讀和觀看時自發代入的情緒中,能達成共鳴的唯一條件只有「說人話」,破圈的精髓也是「說人話」。

2018年《歷史那些事》第一季的成功歷歷在目。

雖然至今也有人評價說「不夠嚴謹」,但它廣泛傳播,雅俗共賞,誰能說它不成功呢?

我倒希望這類文化產品多多益善,讓人在品讀歷史的同時迅速代入,就像看電影和電視劇一樣,高分未必受歡迎,低分未必無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