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明星「悶聲干大事」。
張信哲向上海博物館捐贈了一大批收藏,其中包括12件清代和民國旗袍,以及其他清代服飾。
不僅有民國時期的經典旗袍,還有海派旗袍中獨特的「Art Deco」旗袍。
所有藏品都是上海製造的,有特殊的標籤。彌補了館藏江南主題和海派服飾系列的空缺。
▲上博說張信哲這次捐贈的意義非常大。他們從千餘件起來收藏里,最終挑選出10件各具特色的旗袍、外加2件清代襯衣和女褂。
不宣傳不張揚,用自己的方式弘揚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以及海派旗袍的歷史的張信哲,其實從90年代就開始陸續收藏旗袍了。
所以除了我們熟悉的歌手身份,張信哲還有「收藏家」和「策展人」兩個身份標籤。
▲他人生的第一件藏品,來自於外曾祖母的一雙繡鞋,後來收藏旗袍也是受外祖母影響。
「織綉」是張信哲最喜愛的收藏類目。2011年北京匡時秋拍,就為張信哲辦過清代織綉珍藏專場。
拍賣會上涵蓋了龍袍、旗袍、宮廷襯衣、等多種藏品,每一件拍價都很高。
▲從左至右依次為:清光緒時期的紅色綢綉八團彩雲金龍紋吉服袍;清中期淺綠色緞八團雲龍紋無水吉服袍;清代同治年間的紅色緙絲喜相逢牡丹瓜瓞紋氅衣。
到了2014年底,秋拍「張信哲珍藏織綉專拍」更加吸引藏家們的目光。
服裝收藏里最引人注目的,是這一件慈禧的龍袍。當初以5萬美金超低價買回來的,現在市場價已經飆到20萬美金,妥妥的收藏能手。
▲慈禧太後龍袍(明黃地納紗綉十二章紋皇后吉服袍)
張信哲認為「清代官制服飾紋樣與顏色都有嚴格限制」,這樣就很難有設計廣泛性。
但女袍就不一樣,可以在顏色和紋飾等細節處有更多的發揮與變化空間,更能呈現中國特有的設計感,所以他更愛收藏女裝。
▲100多件織綉品,其中包括皇家龍袍、袞服;還有清代女袍、氅衣、襯衣等,美不勝收。
和張信哲一樣,收藏這門非常「老錢」的愛好,在明星圈做得風生水起的也大有人在。
總結來說,最有代表性的收藏品是「名畫」和「珠寶」兩大類。這兩個賽道里誕生過無數精彩藏品和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那些讓人意想不到的大收藏家;以及為什麼越來越多的明星,擠破頭也要開始加入這股收藏大軍?
上流社會的通行證
蔡康永曾經說過一句別有深意的話:「收藏是進入上流社會的通行證」。
首先想要培養收藏這門愛好,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燒錢。天賦型收藏家雖有但稀少,大部分人無論富豪還是明星,都會經歷一段購買試錯期。
▲在上海創立美術館的劉益謙和王薇夫婦,以前也買到過很多假藝術品,但也是這些試錯經歷讓他們最終成為藝術品收藏大拿。
在娛樂圈做到頭部或者腰部的明星,基本早已實現財富自由,房產、股票、奢侈品等投資收益雖多,但無法體現自己的眼光,看起來也少了幾分內涵深度。
和奢侈品相比,藝術品這種華而不實、毫無日常實用意義的東西,更能姿態優美地體現「有錢又有閑」的階級象徵。
這其中,最能「輕巧炫富」的,必須是各種藝術畫作。珠寶華服尚且還具備一定裝飾屬性,只能放在家裡無法隨時帶出門的畫作,相比之下更顯自己審美高尚。
所以每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里,都會有大量明星貴婦前來看展買畫。
小小一幅畫作,經常能賣出千萬的價格。
林青霞更是把自己的小孫女帶到了現場,培養收藏眼光也要從娃娃抓起。
去年去看了佳士得香港的秋季拍賣會,現場打卡了他們和周杰倫合作的「千禧後晚間拍賣」。
周杰倫最終成交的28件拍品,一共拍賣總額1.183億港元。
▲出現在他MV里德里安·格尼的《無眼帘》,以4272萬港元領銜,高於3800萬的預估價。
我們前幾年就寫過周杰倫的藝術品收藏眼光,他曾在2021年就和另一家拍賣巨頭公司蘇富比,合作過「Contemporary Curated」拍賣系列。
當時他的title就是「資深策展人」,預展后的正式拍賣也相當成功。46件拍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8.39億港幣。
日常熱愛收藏畫作的周杰倫,開通Ins后的第一篇發文就是巴斯基亞的作品。家裡也擺滿了世界各地著名畫家的收藏。
和他一樣把收藏融入生活的,還有劉嘉玲。
作為香江有名的富婆,劉嘉玲在中國香港專門有一套房,用來放自己收藏的名畫。她還特地請了張叔平來裝修設計房子,最終呈現的效果非常出眾。
她在上海的家裡,也有許多曾梵志、向京、周春芽的當代藝術收藏畫。
客廳掛著的這一幅《大桃花》油畫,苦苦等了周春芽兩年才到手。
周春芽的畫作,是這幾年明星富豪們的偏愛,升值速度超快。2011年他的《剪羊毛》以3047.5萬元成交,這一拍賣紀錄保持了6年,才被《中國風景》打破。
到了2020中國嘉德春拍,他的一副《春天來了》直接拍到了8625萬RMB的高價,二級市場反響頗好,收藏價值超高。
▲他擅長用德國表現主義的技法,與中國傳統繪畫的意象相結合,很有個人風格。
比如林依輪家裡這幅周春芽的《綠狗》,是他花200萬元買回來的, 現在的價格早就升值上千萬了。
同樣有把收藏品家居化愛好的,還有哥哥張國榮。
早在1995年接受Channel V電視一次採訪時,張國榮就分享過,自己很愛把收藏品擺在家裡慢慢欣賞。
早年TVB工資很低,但他也向來捨得滿世界淘收藏品。他常去相熟的畫廊買東西,家中四處都擺放著漂亮畫作。
九十年代的家裡,就有米羅真跡;他還熱愛中國現代水墨,經常去內地買畫,還買過齊白石的作品。
1999年拍攝寫真集《Leslie的所有》中,張國榮還特地將寫真集的拍攝地,放在了朱銘的展覽中。
和他們相比,本就出身殷實的陳冠希,更喜歡收藏西洋名畫。
他曾在《重點》採訪里,曬過家裡一整面藝術牆。社交po過的藏品,也早已讓他輕鬆進入福布斯財富榜。
早期陳冠希就是一位標準Supreme玩家,還去洛杉磯的門店排過隊。
前幾個月上海Supreme開業,他也當天就去打卡拍了經典藝術牆,身後每張作品都價格不菲。
而Supreme和Lady Gaga合作的經典那一張,現在就擺在陳冠希家裡。
這幾年風靡的KAWS,同樣是他的囊中之物。
KAWS曾經為陳冠希專門畫過一幅《Old School Dragon Ball》,一出手就是200萬美元。
▲另外兩幅KAWS早年創作的《Dragon Ball Z》,是目前KAWS至今唯二以《七龍珠Z》人物為主題的創作,依舊是KAWS為龍珠迷陳冠希所親自打造的。
和經常聯合拍賣行拍賣的明星不同,陳冠希說他的所有收藏都是留給女兒Alaia繼承的。
讓她一出身就能擁有上億身家,以後不能陪伴在她身邊,光靠這些收藏品也能做到幾輩子衣食無憂。
麥當娜也說過會把名畫收藏,留給自己的女兒。
她曾在拍賣會上以 500 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了這幅名為《Buste de Femme à la Frange》的畢加索作品。
這是墨西哥傳奇女畫家Frida Kahlo的自畫像,一眼可見的強大、毫不退縮的風格,讓她成為這幾年著名的女權主義象徵。
這幅畫的價格,當然也隨之水漲船高了起來。
投資變現的最佳選擇
和過季就瞬間跌價的奢侈品不同,藝術收藏的價值傳承也是大家熱衷於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這個領域裡,珠寶的價值性最肉眼可見的高。
畢竟天然寶石本身就價格不菲,遇上那種稀世珍品,就更加充滿傳承意義了。
劉曉慶之前在百花獎紅毯上,就高調戴過一對翡翠護心鏡。品相是翡翠里最貴的「帝王綠」,水光極其優秀,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它的天價風采。
這對護心鏡還不是品牌租借的模式,就是劉曉慶自己的收藏,私下經常佩戴出鏡。
這種水色的翡翠她居然收了兩塊,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的大氣磅礴。
日常她也特別喜歡去拍賣會買珠寶收藏,品類也基本都以珍稀翡翠為主。曾經以212萬港幣拍到義大利設計師的天然冰種紫翡翠。
劉曉慶也分享過,她的翡翠收藏全部都是可以傳承百年的精品。
▲紫色剛玉及鑽石吊墜項鏈,吊耳環及戒指套裝;天然紫翡翠配紅寶石,粉紅色剛玉及鑽石吊墜項鏈。
同樣,大部分收藏品終究還是要回歸一個現實屬性:投資回報比。
明星的工作有一定特殊性,雖然收入高,但很多時候名氣也就是那十多年的事。
和有穩定受益的真富豪們不同,在來錢快的同時他們的事業總有不確定性。可能上個月還在風光看大秀,下個月就瞬間被封殺。
▲澤尻英龍華的《狼狽》,深度闡述了女明星工作的不確定性和高危性。
所以賺到財富不難,但如何守住財富他們更需要學會的事情。
除了拍戲唱歌,投資創業這份副業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玩得轉的,市場魚龍混雜,有時還要承擔被騙財的風險。
▲朱丹自曝被騙,千萬資產歸零
相比較而言,在自己有大把閑錢的時候,正規投資一些價值穩定的收藏品,等需要變現或者做慈善的時候再拿出來拍賣,一舉兩得。
比如前兩年和佳士得合作拍賣珠寶收藏的關之琳,為了慶祝自己60歲的生日,就拿出了自己整整51件珠寶,總價超過一億元。拍賣所得全部用於慈善捐贈。
鑽石、紅藍寶、祖母綠、海螺珠等稀有彩寶琳琅滿目。品牌更是涵蓋了Cartier、Buccellati、Bulgari、Van Cleef & Arpels等一線高奢大牌。
這枚12.64 克拉的緬甸紅寶石鑽石戒指,估價在2200萬至3500萬港幣,輕鬆比購入時升值千萬。
新加坡的永樂拍賣行,曾經也拍賣過章小蕙的5件藏品。其中3件都是Buccellati布契拉提的。
設計繁雜華麗又精巧無比的義大利高珠品牌,和章小蕙本人氣質非常契合。
▲馬里奧·布契拉提1930年代 玫瑰金鉑金無燒藍寶石配鑽石手鐲;馬里奧·布契拉提 1950年代 玫瑰切鑽石配野生珍珠耳環;布契拉提黃金「漿果」耳環。A PAIR OF YELLOW GOLD 'BERRY' EARRINGS, BY BUCCELLATI
作為初代拜金名媛代表,章小蕙被問到是不是又缺錢的話題,也毫無猶豫再次回答:
「錢,從來都是缺的。」
賺錢變現不丟人,怎麼姿態優雅的收錢,才是一門學問。
這一點上,90年代就會開精品店賣自己時裝收藏、回回靠高品味好審美翻身的章小蕙,的確非常出師。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提問,為什麼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明星,都熱愛扎堆往收藏市場跑?
究其根本還是:面子裡子都有了。
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在他的《有閑階級論》一書里就討論過:為什麼富有階層,會為藝術收藏付出不可思議的高價?
因為他們不需要實用性,必須要用「明顯的浪費」,來顯示自己的經濟實力。
人類社會習慣於把物品的高價特徵,和美感榮譽感合為一體。而明星作為階級躍升的主力軍,有了大量可支配的財富后,自然更願意把錢投入到收藏領域去裝點門面。
同時,這項完美體現自我修養的收藏愛好,在必要時刻還能穩定變現幫助自己度過難關、亦或是做慈善收穫好名聲。
That's all,還有什麼比玩收藏更有性價比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