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歌》女主擺地攤,搶窮人飯碗,讓窮人只能回農村老家嗎 Loading...
資訊  2024-09-15

9月15日,電視劇《凡人歌》播出至第32集,女主角一家搬到了燕郊,女主在菜市場租了一個地攤式的攤位,然後開始擺攤賣鹵貨。這段劇情,表面上看,讓人覺得很是辛酸,但認真思考之後,則會發現,它起到了一個非常壞的社會示範作用——有產者就業向下,搶奪窮人飯碗,而被搶奪飯碗的窮人,真的只能回農村老家了嗎?

劇作當中,女主角沈琳從事菜市場攤位上的賣鹵貨的職業,是典型的就業向下內卷。眾所周知,菜市場是城市窮人的最後一道就業防線。幾年前,賣菜平台火爆的時候,大家便已經達成了這個共識,賣菜平台盡量不要搶奪菜市場的生意,因為從事那種生意的,其實是城市當中謀生的「最後底層」。

在電視劇《凡人歌》當中,女主角是受過正規大學教育的,畢業之後,更是實現過月薪兩萬。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之下,女主角的月薪肯定是和自己的能力相互匹配的。稍後,當女主重新回歸職場之後,面對著就業危機問題。但是,她的個人能力並未減損,並且,她還學會了更多的生存技能。這意味著,帶著更多技能進入鹵貨地攤行業的沈琳,其實是對這個行業的一次內卷。

如果這種內卷在地攤行業蔓延開的話,小的層面上,她所在的這個菜市場的所有地攤,都受到牽連,大家不得不在營業額無法增加的前提之下,開始進入到嚴重的內卷狀態。比如說,內卷服務,大家不得不把自己的服務提升到某些火鍋公司的水平上去。這種內卷,和男配角所在公司的內卷,又有什麼區別呢?再比如說,大家開始內卷餐具問題,不得不把所有餐具都更快的升級換代。

從大的層面上來講,當更多的有產者向下就業的時候,其實是加劇了底層行業的內卷程度,最終帶來的結果則是,這些底層行業利潤空間收緊,並且最終歸零。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經濟學現象。當然,從歷史學的角度上來講,也是如此。人類社會的每一次經濟富足,都不是靠就業向下、去和窮人爭奪飯碗來實現的。相反,是靠產業升級向上,提供更多的向上就業機會來實現的。

基於此,可以說,電視劇《凡人歌》提供了非常悲觀且錯誤的社會示範性內容。如果真的城市有房人群、高學歷人群去從事菜市場擺地攤的工作的話,那我們整個的經濟形態將會面對更加嚴峻的問題,尤其是窮人已經喪失了最後就業機會的問題。當窮人在城市當中沒有了最後的就業空間之後,他們只能回到農村去。城市有產階層的就業問題,看似解決了,實則會出現更大的就業危機問題——農村人的就業危機問題。

對於《凡人歌》的編劇和導演而言,他們可能是缺乏相關的經濟學常識內容的思考加持,或者,他們根本不願意認真採風,去研究自己即將創作的內容,是否符合時代要求,是否具備真實感和社會責任價值感。在他們的創作意識當中,彷彿下層就業都是藍海,都有著光明的未來一般。換言之,還是「國產劇沒有窮人」的創作思路,害了這些編劇和導演。

我們舉個例子。電視劇《凡人歌》當中,沈琳的幾個堂兄弟,在燕郊開辦了一家裝修公司,自己當老闆,幹得風生水起。這其實就是編劇和導演閉著眼睛搞創作,書齋式的聯想而非實地採風造成的錯誤內容。在當下房地產市場嚴重收緊的狀態之下,裝修行業早就內卷到了不僅沒有利潤,而且大量公司破產倒閉的狀態。很多底層裝修師傅,已經面對無工可做的問題了。

所以,像《凡人歌》當中這樣,說沈琳的幾個堂兄弟幹得順風順水,動輒就賺幾十萬幾百萬的話語,我是不相信的。劇情當中,這位兄弟更是用台詞的方式說,在小區幹個快遞站之類的,一年都能賺幾十萬的話。這純粹是編劇的異想天開,屬於有錢人不知道真正底層工作,總覺得底層工作特別賺錢。

即便是在菜市場賣鹵貨,也並非是能夠賺錢的生意了。鹵貨已經不是普通居民的硬剛需,在收入普遍下降的狀態之後,誰還會買動輒就得五十元的鹵貨呢?因為編劇導演高高在上,看不到真正的底層工作的辛苦和「不賺錢」,所以,他們會天然地意淫底層工作非常賺錢,比白領工作還要好。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中產階層並非是放下尊嚴,向下就業,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的。相反,當中產都需要向下的時候,底層行業,則更加內卷,進入到蕭條狀態。所以,一個時代,只有就業向上,才會蒸蒸日上。用電視劇的方式嚷嚷著讓中產向下就業,搶奪窮人飯碗,是缺乏創作倫理的。(文/馬慶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