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綠》從春晚的驚艷亮相,到詩舞劇的深情演繹,再到電影的細膩呈現,不斷將「青綠」這一色彩主題推向高潮,讓「青綠」成為連接歷史與當下的文化紐帶。
但是何為「青綠」?為何「只此」青綠?又如何用「青綠」打開傳統文化中的顏色密碼呢?本期《今日影評》邀請到了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色彩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宋文雯,跟我們一起從電影《只此青綠》走進中國傳統色彩。
青綠不語,丹青不渝
舞劇和電影《只此青綠》靈感來源都來自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但《只此青綠》取顏色之名,足以見得這幅絕世名畫中對於青綠色彩的呈現可以說是巔峰之作。
青綠本身是一種礦物,石青和石綠,石青是藍銅礦,石綠是孔雀石,二者之間緊密共生。溫度高的時候,藍銅礦就是石綠,到了溫度低、天氣乾燥的時候,石綠又變成了石青。
《千里江山圖》和很多的山水畫的名稱像《江山秋色圖》《松風聽鶴圖》等相似,它就是在表達畫面的一些內容,但畫中的青綠山水則是中國山水畫的一個特別重要的形式。
現在能看到最古老的青綠山水畫可以追溯到北魏的敦煌時期,像敦煌172窟的《日想觀》的畫面上就可以看到這種非常絢爛的顏色,成熟時期是隋朝的展子虔的《游春圖》,但是最負盛名、大眾最了解的就是北宋時期的《千里江山圖》了。
相較於中國水墨畫中用留白的方式來描繪光感,王希孟在青綠山水上開創了一個特別獨到的手法,用顏色來表達畫面的空間感。《千里江山圖》中青色是岩石,綠色是植被,赭石色是山體,通過冷暖顏色的對比就體現出空間的光感來。
王希孟不惜犧牲水墨的感覺用重彩去表達整個畫面的意蘊,這在美術史上是一個意外,因為18歲的少年他對世界充滿了觀察、好奇跟熱愛,早一天晚一天都形成不了這樣的一幅傑作。
青綠之色,東方之韻
中西方文化對於色彩的認知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是感性的,一個是理性的。西方沿襲了科學嚴謹的態度,如同工業革命以後對物理化學的沿襲,對於色彩也是當作各個研究學科中的一種。
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色彩代表著一種觀念、習俗,它更加細膩、更加不可量化,有著一種秩序感和文化感,直接地體現在文學作品、繪畫、瓷器以及建築上。
今天國人對中國傳統色的追求也是對文化認同的體現,從今人的角度重新把中國傳統色進行審視,通過把顏色不同明度和飽和度分成了十個色調,再根據不同的色調結合中國人情感的表達,分別給這些色調賦予了不一樣的情緒表達。
例如蒼色調,就是低飽和度、高明度,呈現出來一種深遠、寧靜、安靜的感覺;濃色調就是高飽和度、中等明度,呈現出來富貴、華麗、激動的感受。《千里江山圖》里的青綠色就是濃色調,所以它能夠傳遞出顏色的貴重感、成熟感、豐厚感。
顏色的第一知覺感知在影視作品裡邊也非常常見,例如說像《卧虎藏龍》里的大面積的綠色,像電影《影》裡面的黑白水墨,《大紅燈籠高高掛》的紅色的衝擊力,用色彩表達出不同的情感和感受,讓色彩也成為了電影語言的一部分。
另外中國的色尚也經常出現在現在的影視作品中,讓人一看到這個顏色就想到是什麼朝代。
例如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和陳凱歌導演的《荊軻刺秦》都用大量的黑色,把觀眾帶入到了秦朝的肅穆中,像影視劇《夢華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則是用淡彩的青綠色,讓人感受到一種古雅的宋代生活。
色彩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直接的、簡單的、有衝擊力的語言,可以讓觀眾讓受眾第一時間就感受到一個藝術的魅力,也希望通過中國傳統色彩,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這一份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