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破產的大小姐,就這麼下嫁了? Loading...
資訊  2024-06-08

最近,刷到新加坡名媛余蘇宴ins更新,滿屏和老公的甜蜜合照,很適合剛過去的520氛圍。

圖片

小兩口今年一月剛辦完婚禮,和印象里極盡奢華的各種豪門婚禮不同,余蘇宴的婚禮只有15人出席,大部分都是親戚。

圖片

而且沒有名媛貴婦必備的天價珠寶和婚紗,走的是「小而美」的溫馨家庭路線。

新娘本人連妝發都很清淡,甚至可以說是「素麵朝天」。

圖片

另一半一直沒有公布具體姓名和身份,據說是挪威長大的華人,家境比較普通。

所以這場婚禮當時還因為過於低調,被港妹毒舌報道是「寒酸下嫁」。

圖片

作為余仁生家族的第五代傳人,余蘇宴Rebecca Eu是名副其實的「老錢家族千金」。

但她本人卻從小就想擺脫「余氏千金」的稱號,和我們剛寫過的《家族榮耀2》里天天「我是邱家唯一男孫」款富二代完全不同。

圖片

她的五官眉眼、打扮風格和行事作風,都是一目了然的清爽低調路線。

雖背靠豪門大家族,但從事的事業完全和家族獨立開來。

圖片

不借豪門名氣,平日里也不常露面,所以一說起余蘇宴的名字,可能大家還是覺得很陌生。

但很多華人一聽到「余仁生」這個品牌,可就是相當熟悉了。直到現在,都有很多遊客愛去香港余仁生購買藥品。

大灣區同胞和許多東南亞友人們,從小就熟知一句廣告語:「細細粒,容易吃」。

這就是余仁生金牌白鳳丸,它也是香港十大名牌之一,主營中醫藥材和中成藥製作與零售,旗下還擁有保嬰丹、安宮牛黃丸、七星茶等經典產品。

這個有13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開設了超過300間門市,還經營了20多間中醫診所,在中國香港十分有名。

圖片

它上一次上熱搜,就是2個月前的「百年中藥世家被日本財團收購」新聞。

當時日本三井物產(Mitsui & Co)宣布,聯同樂敦製藥(Rohto Pharmaceutical Co.)收購余仁生國際,總估值為8億新加坡元(約46.51億港元)。

消息一出,一片嘩然。百年中藥變日本漢方,一時間余氏家族又成了全民關注的眾矢之的。

圖片

而作為「差一點富不過三代」的豪門家族代表,余家的百年發家史,精彩和曲折程度,真的不亞於任何一部TVB豪門電視劇。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重新盤一盤,這一大家子整整5代的婉轉人生。

丨乘風破浪的一二代

首先,「余仁生國際」真正的創辦人叫余廣培,「余仁生」名字的意義是「余家仁澤眾生」的意思。

余廣培祖籍廣東佛山,他最早在馬來西亞開設醫館,為吸鴉片的中國礦工提供醫治和藥物。

余家最早發家的產業,其實是礦業。當時的「仁生」(之後改名「余仁生」)只是他兼營的一間雜貨店暨小藥店,主要經營雜貨。

而余家真正的發跡,是余仁的獨子余東旋一手創立起來的。

他在家族礦產業走下坡路前,眼光獨到的立刻調轉投資方向,開始紮根於橡膠種植業。

當時馬來亞橡膠開始大量出口,余東旋迅速瞄準商機,出售控制了當地主要的橡膠生產。

▲當年的仁生招牌

在國際橡膠價格大跌前,他又彷彿先知一般,再次華麗轉身投入了金融地產業。

原本不起眼的「仁生」,也被他直接盤活,專營中醫藥材和中成藥。因為南洋華僑眾多,習慣用中藥治病,「余仁生」的中藥系列滿足了許多華僑的需要,藥店生意十分紅火。

由於他在生意投資上總是先人一步,許多人還說他的成功是因為風水,畢竟他們家族最早就是風水世家。

圖片

▲當年新加坡的余仁生藥店

余仁生在余東旋手上,直接發展成為東南亞最大的中藥房,甚至新加坡有一條街就叫「余東旋街」。

所以比起「余仁生家族」,大家後來都更偏向於叫他們「余東旋家族」。真「族譜重新從他這代開始寫」。

余東旋後期一直居住在中國香港,藥房生意也在香港達到最興盛的局面。

而且他在房地產領域也很有眼光,買了近300塊地,全部是中區、跑馬地、淺水灣等地區的「地王」。曾在香港所興建的三座別墅共同名稱,合稱「余氏三堡」。

香港三座別墅中文名稱相同,但英文名稱各異。余園稱為「Euston」、淺水灣的余園稱為「Eucliffe」,而大埔的余園則稱為「Sirmio」。「余氏三堡」目前皆已拆除改建,分別成為「豫園」、「御苑」及「雅景花園」。

定居香港后的余東旋放下了大部分生意,但他天生的商業投資頭腦,卻一刻也沒有放鬆過。

他利用匯款服務賺取的利潤,投資到不同的領域。晚年余東旋還成了香港賽馬會的會員,養了20多匹馬,成為香港最大馬主。

丨慷慨「讓妻」

1941年,余東旋因心臟病在香港的家中辭世。

他生前娶妻11位,共育有13個兒子和11個女兒,枝繁葉茂。

圖片

▲余東旋與他的兒子們

其中一位夫人黃美珍,還和另一位著名電影大亨邵逸夫相愛了。

這也是港媒筆下,至今都時常提及的愛情故事。

圖片

邵逸夫當年在香港中學畢業后,被大哥邵醉翁派到新加坡和三哥邵仁枚一起,開始創立家族電影事業。

余東旋十分賞識邵氏兄弟,邀請他們到家中作客,與他們徹夜長談中國電影發展。

在《影視大亨邵逸夫》的記載里,邵逸夫就是在余家邂逅了比他年長5歲的黃美珍。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氣質高雅的黃美珍,讓年輕的邵逸夫一見鍾情。

後來黃美珍開始參與邵氏機構的工作,1929 年,邵逸夫嘗試拍有聲電影;1932 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攝製了《白金龍》,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

這些里程碑后都有黃美珍的協助,看在眼裡的余東旋也很大方放手,讓黃美珍成了邵逸夫的第一任妻子。

1937 年,邵逸夫與黃美珍在新加坡舉行了隆重的婚禮,余東旋還送來50萬元賀禮,那可是30年代的50萬元。

所以以之後每次提起余東旋,邵逸夫都對這位寬厚仁慈的前輩心懷感激。

丨差點「富不過三代」

余東璇去世后,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余氏家族產業,先後落入日軍之手。長子余經鑄成為余氏家業掌舵人。

余經鑄12歲時就由其父帶往英國留學,後來進入劍橋大學讀數學,畢業后成為新加坡第一位華人會計師。

進入家族產業后,他改變了余仁生的記賬制度,加入了很多西方管理模式。但是由於股權分散,余氏家業出現了部分繼承人變賣家產的問題。

圖片

▲新加坡「余仁生中心」內的歷史牆

1957年余經鑄去世后,余氏家業利華銀行和新加坡余仁生,被其他公司給全部收購。

這種「家業易姓」的局面,一度被報道他們家是「典型的富不過三代魔咒」,余東旋一生心血下一代很難守住。

而這個關鍵時期,余氏家族第四代傳人余義明站了出來,與幾個堂兄弟一起,拯救家業。

圖片

都說兄弟齊心,其力斷金,終於在1993年,余義明等人購回了新加坡余仁生的中藥部門、以及以前所有的余仁生店鋪。

之後他們還繼續廣納家族以外的人才和股東,讓余仁生煥然一新,繼續成為東南亞地區Top級中藥生產及零售商。

余義明就是余蘇宴的爸爸,年初婚禮前「過大禮」環節,已經退休白了頭的余義明,陪著女兒拍了很多照。

丨獨自生長的新生代

開頭就有說,作為余家的第5代,余蘇宴從小就在避免成為「那個余仁生女孩」。

和許多電影情節一樣,因家族太出名,余蘇宴在成長階段不要希望自己與家族掛鉤:

「大家可能以為父母給了我很多錢,但真的不多。我不搭私人飛機,也不是三天兩頭就出席時尚秀。我有點厭倦和那些目的不單純的人交往。」

個人事業上,他沒有和爸爸一樣去到自家公司工作,而是一直在做幫助女性的慈善工作。

因為上學時期接觸到菲律賓人口販賣與性剝削課題,她覺得同為女性,自己應該去幫助那些被販賣和被性剝削的女性。

沒有選擇簡單粗暴的捐錢模式,她與當地手工藝師合作,幫助這些女性學習製作傳統手工藝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她們擁有自食其力的本領。為此,她獨自在菲律賓馬尼拉生活了5年。

余蘇宴成立自己的社會企業「Mei's Own",通過這個平台售賣女性們手工製作的物品。

圖片

同時,她也和許多豪門千金一樣,日常很喜歡珠寶設計相關。在ins上官宣了自己的珠寶品牌Rinn.sg。

看起來之後的人生,也完全沒有進入家族的任何安排。

圖片

日常生活里,她也的確和自己說的那樣,不像其他豪門千金那樣喜好奢華。

和朋友一起合照,別人全套Chanel上身,她穿著洞洞鞋也一樣滿臉明媚。

圖片

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后,和所有戀愛中的小女生一樣,會密集的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大方曬甜蜜。

旁人還經常一起定製「情侶專屬共同鏈接」:

圖片

一起見自己所有的朋友:

圖片

被求婚後,會第一時間上傳照片慶祝。

雖然坊間一直希望她能進入家族企業挑大樑,但並非所有人都是天生的商業家,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也是一種能力。

圖片

看完余家5代人的創業守業史,完全就是一代人下南洋的印跡縮影,也是一部豐厚的華商家族企業史。

目前日本三井物產、樂敦製藥及余氏家族,分別持有30%、60%及10%的余仁生國際股權。

這個百年中醫世家最終是「徹底改名換姓」,還是「保守穩固家業」,會不會再出現一個領航抗事的新成員,再度把家產贖回來?

感覺在看現實版《溏心風暴》或者《家族榮耀》新一季了。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