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盧克文,你還是做個老實人吧!張嘴就是扯謊 Loading...
資訊  冰川思想庫  2023-07-28


流行文化領域,沒有什麼精英/大眾之分,故意地製造出一種地域和階層意義上的精英/大眾對立,經濟利益上,是在精打細算篩選粉絲,於信仰而言,是在吸收信徒。

撰稿丨任大剛

中國流行音樂沉寂多年後,刀郎突然推出《山歌寥哉》,其中的《羅剎海市》一夜之間成了跨越年齡、學歷和階層的話題。讚歎多,批評少,各路高人各抒己見,觀者長了見識,作者獲得流量,社會精神生產亦有良性產出,各方皆大歡喜。



圖/「盧克文工作室」公眾號

但民粹主義寫手盧克文最新發表的《刀郎什麼也沒說》,篡改歷史,裁剪事實,其打算收編刀郎做他民粹主義馬仔的意圖,太過明顯,吃相太難看了。

01高明地篡改歷史

《刀郎什麼也沒說》張嘴就是扯謊。

盧克文起手就說1993年《縴夫的愛》風靡全國。這是一個事實。但他怎麼不提1993年還是一個「李春波年」「小芳年」?在當下,提及《小芳》,難道是很難為情的事情?有什麼難言之隱?

高明的扯謊,不是修改時間、地點、人物這些基本要素,而是刻意地提到某個事情,故意不提某個事情,不用勞神費力地修改事實,就巧妙地誤導了無知者的判斷,盧的文章第一段,就是這個套路。

接下來,盧克文說「港台的流行歌曲很多學習歐美日本,或者直接改一改就用……與1993年大陸自創的流行歌曲完全不是一種風格。」我的天,1993年,大陸已經有「自創」的「完全不是一種風格」的流行歌曲了?

盧的所謂「風格」,按照他的行文,指的是樂器和旋律更簡單,加上民歌基調。首先,盧所羅列的這些「風格」,只是形式,他再次迴避了「音樂敘事」這個更重要的內容風格。其次,是內容決定形式,而不是形式決定內容。

如果說兩地流行歌曲有什麼不同,那麼首先是內容風格的不同,因為港台歌曲作者無法體味縴夫背後的苦難人生,無法共情「小芳」的悲劇,它必定是兩種風格。刻意地提形式不提內容,還是一種高明的扯謊。

然後,盧克文請了一名1996年湖南鄉下的「女同學」出來站台,進一步說明音樂消費者們都覺得大陸流行音樂很「土」,上不得檯面。

畫風一轉,又進入中國大陸最摩登的城市上海,讓另一個「律師朋友」在上海的咖啡廳里站台,證明在1990年代初,「在他們那個圈子裡,聽大陸的流行音樂,會覺得丟人。」

盧克文所說的1990年代初到1996年,我本人恰好在上海讀書,我可以證明,那時候的上海,歐美流行音樂、港台流行音樂和大陸流行音樂是同時受到歡迎的,那時候上海的大街小巷,可以同時聽到麥當娜、惠特尼·休斯頓,「四大天王」、羅大佑和崔健、唐朝、黑豹、李春波,他們同台競技。



▲羅大佑演唱會(圖/視頻截圖)

我們那時候是精神貴族,大功率的錄音機擺在窗戶上,對著對面的女生宿舍播放國產搖滾樂,而對面時髦的女生,從來沒有人過來表示抗議,也沒有人覺得我們「土」。

上述事實陳述,我可以拉10個以上人來作證。

再繼續往下看,盧克文請他的「父親」在上世紀90年代的工地上幫他站台,證明工友們「偶爾會哼唱一些流行歌曲」,但更喜歡《縴夫的愛》《兩隻蝴蝶》,而對港台流行歌曲有「文化隔閡」。

為了證明這種「文化隔閡」的存在,盧克文的眼裡「浮現出1990年代,這些工地上光著膀子的農民工們,想起他們黝黑的皮膚、爛到露出腳趾的綠色解放鞋,這時候我就深深地明白,社會階級的不同,註定了他們會消化完全不同的文化產品」。

盧克文在這裡故意混淆兩個概念:把流行音樂直接等同於文化產品。

稍有一點點知識,就知道流行音樂只是文化產品的一小部分,你可以斷定工友們絕不肯花上一筆錢去聽一場貝多芬交響樂,但如果身上有幾塊閑錢,是買一盤尹相傑的《縴夫的愛》卡帶呢,還是買一盤葉倩文的《瀟洒走一回》?兩者是截然兩分的嗎?如果我是工地上體格健壯的工友,一定選更帶勁的葉倩文。

順便提及另一個事實,上世紀90年代後期,我在四川鄉下一個小鎮教了三年書,每晚夜深人靜,遠近卡拉OK廳了傳來鬼哭狼嚎的歌聲,有粵語的,有普通話的,有港台的,有大陸的。

不要因為自己文化低,就想當然認為欣賞流行文化需要很高的門檻。當然,小鎮上的青年們,唱得最深情的是遲志強的《鐵窗淚》。

02兩條路線的鬥爭

盧克文通過扯謊,裁剪事實,構建了一種流行音樂的「兩條路線」鬥爭敘事。

其中一條路線的起點,是1993年的《縴夫的愛》,中點是2004年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終點是2023年的刀郎的《羅剎海市》,這條路線的主體是大陸流行音樂,這種流行音樂是受到打壓的,是「土」的,底層的,普羅大眾的。

盧克文本人聲稱與這條路線走得最近——刀郎本人在流行音樂圈的遭遇,簡直就是他本人在所謂「精英圈」的遭遇的翻版——「五年以來,常常會在一些正式場合,有一些穿得西裝革履的人,突然指著我的鼻子說我寫的財經國政不嚴肅、不專業。」

就憑這種共同遭遇和沒有多少人比他更擅長寫民粹主義作文的本領,盧克文就有資格成為這條路線的精神領袖,而把刀郎抬舉得這麼高,「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顯然有把刀郎收編為民粹主義馬仔的意圖。

盧克文描繪的另一條路線是港台流行音樂。為了與他所說的大陸流行音樂相對稱,盧克文把起點放在上世紀90年代初張信哲的《愛如潮水》、蘇芮的《牽手》、周華健的《花心》、張學友的《等你等到我心痛》、王菲的《執迷不悔》、孟庭葦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小虎隊的《星光依舊燦爛》、張宇的《用心良苦》,等等。

行文至此,我又忍不住要回過頭來說他扯謊裁剪事實,你把上世紀80年代鄧麗君、《萬里長城永不倒》、《少林寺》插曲、《射鵰英雄傳》插曲放在哪裡?它們難道不是當時普羅大眾的最愛?不是「凡有井水處,皆能歌」的?



▲鄧麗君演唱會(圖/視頻截圖)

盧克文對港台流行音樂敵意滿滿,「學習歐美日本,或者直接改一改就用」,「上層建築的人,通常還會略帶鄙夷地談及下層的文化產品」,「通過鄙夷來表達對下級階層的情感,主動做出文化隔閡,其實是一種傲慢的無知行為」。

表面上,盧克文表示「不再在意音樂從哪裡來,更不在乎別人的議論,喜歡什麼就聽什麼。」似乎在表達一種寬容的姿態。

但他話鋒一轉,「自己處於什麼社會階層,就別瞎折騰,跟著大眾享受這個階層的物質與文化產品就行了。」這不就是「什麼鑰匙開什麼鎖,什麼階級讀什麼書」么?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這種文化消費心態在什麼時候最行得通。

03借鑒與融合的歷史

改革開放以來,港台流行文化一波一波地強勢進入中國大陸,上世紀80年代從李谷一的「黃色唱法」到「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上世紀90年代港台歌星在大陸大城市體育場一場又一場的演唱會,香港電影佔據所有錄像廳絕對地位。

進入新世紀,隨著大陸流行文化的崛起,香港回歸,加入WTO,港台歌星在一二線城市開始式微,他們把演唱會開到三四五六線城市,直至今天港台流行音樂消亡,融入大中華流行文化圈。

期間也有反向輸出,譬如1994年魔岩三傑在香港紅磡的演唱會,以及進入新世紀以後,大陸製作精良的古裝劇進入台灣引起的收視熱潮等等。



▲1994年香港紅磡演唱會(圖/視頻截圖)

現代中國人的流行文化,就是一部相互借鑒與融合的歷史。

我在看視頻號,經常會看到著名大學教授在為一些視頻點贊。可以說,流行文化領域,沒有什麼精英/大眾之分,故意地製造出一種地域和階層意義上的精英/大眾對立,經濟利益上,是在精打細算篩選粉絲,於信仰而言,是在吸收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