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拍公路片原來挺清新 Loading...
資訊  2024-08-14

《契克》是一部冷門的德國電影,冷門到上映八年後我才看。

朋友推薦說「看看吧,這是公路片里的一股清流。」

然後我看了,結果我發現這部電影的氣質和氛圍很像《菊次郎的夏天》,主題也挺有意思:

一個內向自閉又靦腆的少年,在一個不良壞孩子的帶領下,毅然決然踏上了一段「說走就走」的旅程。

在大人眼裡,他們都是叛逆的。

在法律視角,他們必然犯錯了。

因為他們未成年,偷車、開著車一路向西,走到哪兒算哪兒。

結果兩個少年在公路上遭遇交通事故。

我相信無論在國內外,少年的行為都是負面典型。

可《契克》還就是拍得讓人看後為少年鼓掌、感動。

「契克」是一個壞小孩的名字,一個在德國上學的俄羅斯少年,還是一個俄羅斯少數民族少年。亞裔面孔讓他在學校顯得格格不入。孤僻的性格也讓他和其他同學始終無法融洽相處。而且他喝酒、說髒話,但是他成績很好,總是能考全班第一。

在性格同樣孤僻的邁克眼裡,契克似乎是自己的同類,不過邁克除了孤僻內向外,膽子沒契克那麼大。父母貌合神離,班上心儀的女神看都不看他一眼,即便偶有交流也讓邁克心傷:

女神傳紙條讓邁克給到其他男孩。

這讓邁克屢屢破防。

不過沒關係,契克完美填補了邁克的性格缺陷。

這兩個少年身世相同,只不過契克家庭條件沒邁克那麼好,性格比邁克外向。他慫恿邁克在女神生日那天把畫了很久的畫像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她。這個舉動讓一直忽略邁克的女神對他矚目。接著,兩個少年的舉動震驚了所有人:

他們在全班同學面前開著一輛汽車離開了。

車,是偷來的。

人,是未成年。

兩人剛上路的時候就開始互相監督,契克幫邁克扔掉了手機,邁克幫契克扔掉了伏特加。

心無旁騖的少年開車上路,沒有目標也沒有目的地。一路上躲避警察,還要貼上鬍子裝作成年人,餓了就去農夫的莊園偷果子吃,渴了就接自來水喝。

路上他們認識了一個女孩伊薩,她蓬頭垢面又氣勢洶洶,年齡和契克與邁克相仿。三個孩子在車上聊天,邁克看著他們兩人心裡覺得很羨慕,他們讓內向的邁克開始認識這個世界,也知道原來世界上的悲歡並不相同。

比如契克,別人眼裡的壞孩子從小居無定所,亞裔人的面孔讓他處處受到排擠。他只能用看似粗魯的言行保護自己。

比如伊薩,她只想找到同父異母的姐姐,那是她在世上唯一的親人。流浪的路上別人嫌她臟嫌她臭,她不計較也習慣了,只有當她跳進湖裡洗乾淨的時候別人才會發現她原來很漂亮。

契克眼中的邁克是個「未經雕琢」的孩子,是他異父異母的弟弟。他羨慕邁克優渥的家庭,也對邁克父母失敗的婚姻感同身受——他也一樣,只是自己的父母更混蛋,壓根就沒管過他,所以少管所是他最常去的地方。

伊薩眼中的邁克是個純情少年,漂泊的路上伊薩見過太多心懷不軌的人,邁克不同,她問邁克「我餓了,有吃的嗎?」邁克並沒有趁機要挾什麼,而是帶著她一路流浪。

三個本質純良的孩子開著一輛偷來的車歡樂地在路上聽著音樂。他們攀爬到一處山嶺坐在石頭上相約五十年後無論各自做什麼都要到這裡來相聚。

然後,我們看著他們紛紛離別:

伊薩要坐班車去找她的姐姐,邁克毫不猶豫地把錢都掏出來給她買車票。

他記得伊薩臨別前的親吻,那是他和異性第一次親密接觸。

契克在公路上和一輛運豬的貨車鬥氣,貨車翻了,他追尾了。警察來了。為了不再進少管所契克選擇跑路,邁克叫住他,脫下自己的球服送給他,那是契克最喜歡的。契克當著他的面穿上,眼中滿是不舍。

自此,契克和伊薩在影片中再也沒有出現。

只留下被警察送回家的邁克,他面對父母的質問和責備,父親甚至還打了他。

在法庭上律師為邁克辯護,準備把所有責任都推到「壞孩子」契克身上,邁克站了起來,這個只有14歲的男孩說「偷車是我和他一起乾的……」

邁克長大了,他知道要承擔責任。不止如此,回到學校的邁克成了同學們的焦點,孩子們覺得邁克比他們「成熟」,他用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連那個生日聚會都不邀請他的女神也在課堂上給他傳小紙條問他「你這段時間去幹嘛了?」

只是邁克心中再無女神。

這一路荒唐的經歷讓邁克重新認識了世界,沿路的感觸讓他不再把手機當成「肢體」,他在回味,回味路上看似有教養又富足的少年為什麼聚餐不叫上他們,而拉扯幾個孩子生活貧困的單身母親卻對他們慷慨大方。女神眼裡沒有存在感的自己為什麼在流浪女孩伊薩眼中是值得愛護的男孩、別人說是壞孩子的契克為什麼對他關照有加。

原來……

這個世界需要通過不同視角觀察才顯得立體。

世界不是課本上的世界,也不是手機里的世界。

世界需要感觸,需要親身經歷。

世界才是世界。

契克告訴邁克:

「我其實喜歡男孩」。

邁克內心戲展開:

「要不……不,我還是喜歡女孩。」

孩子的可愛啊,真上頭。

此時邁克只想讓人生快進到五十年後,三人相約在那處山嶺。

也許五十年後,步入老年的三個人還會像現在這樣回憶往事開懷大笑……

「五十年後,我們再見!」

邁克獨自在家,14歲的他比同齡人經歷的人生更精彩。

我知道這類「三觀不正」的故事略有「教唆」之嫌,不過我看到的是一個原本內向自閉的孩子如何漸漸變得勇敢、承擔責任,他甚至敢剛警察,因為警察問他「契克回來了嗎?」少年覺得契克是自己的朋友,他要保護朋友,無論此生還會不會相見。

電影里的風景不錯,少年心境的漸變刻畫得也很寫實。

成年人如邁克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兒子是個好孩子,但他們並沒有給邁克樹立好榜樣。

邁克寫作文描述自己的母親,用了一些「寫實」的手法,老師很生氣,覺得他在侮辱母親。

可邁克不明白,為什麼大人的世界里,總是說一套做一套?

就像他不明白為什麼沿路上的人和書本里不一樣,好的極好,壞的極壞。

《契克》,是一個人名,也是一個走進少年內心的人生嚮導。

它很冷門,冷門到上映八年後我才看。

它很獨特,獨特到我看完后也在暢想一場「五十年後的約定」。

伊薩對邁克說:

「再也遇不到像你一樣對我的人了。」

那是人生難得的至純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