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導演高群書,解讀影版《三叉戟》的不同之處 Loading...
資訊  2024-05-26

由高群書執導,黃志忠、姜武、郭濤領銜主演的硬核偵緝電影《三叉戟》於5月24日全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三位臨近退休的老警察意外捲入一樁涉及數百億巨額的洗錢大案中,於是三人組成的銳利尖刀「三叉戟」,直插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操控的犯罪集團最深處,誓要一查到底、除惡盡務。

《三叉戟》改編自作家呂錚的同名小說,2020年播出的同名電視劇在豆瓣上獲得了7.5分的佳績,而這次電影的創作又能否再次打動觀眾呢?《今日影評》特別邀請到導演高群書,一起來聊聊電影中的三位經偵警察的故事。


硬核尺度,揭露人性黑暗與複雜

電影《三叉戟》通過對崔鐵軍、徐國柱、潘江海三位臨近退休的老警察敢查敢探,深挖犯罪,撕開了真實社會中黑暗角落,生猛狠辣的動作戲,真刀真槍的肉搏拚命讓人不禁為三位老警察的破案過程捏把汗。

金澤:相較於刑偵題材來說,《三叉戟》作為一部經偵題材有哪些亮點呢?

高群書:我以前拍得更多就是刑偵類的題材,刑偵一般就是打擊暴力犯罪等,而經偵顧名思義就是經濟偵查,比如詐騙、非法集資、貪污等等,與錢有關的一切。

其實有關於錢的事背後都有一個巨大的網,容易牽扯出特別大的利益鏈,因此經偵更需要智謀策略,如果說刑偵面對的是高山,艱難險阻都在面上,那麼經偵面臨的是個大海,裡邊暗流漩渦都藏在你看不著的地方。

金澤:《三叉戟》的亮點在於三位男主角的人物塑造,電視劇中形象就曾被光明網評價為「中國式硬漢形象的一次重塑」,那麼電影版的三位主角有什麼特色呢?

高群書:電視劇和電影就像一個是「長江」,一個是「黃河」,兩個版本體量不同,但各有魅力。我也希望看過電視劇的人可以去比較一下這三個人物的不同魅力,電影裡邊這老三位,黃志忠飾演的「大背頭」崔鐵軍,是姜武飾演的「大棍子」徐國柱,郭濤飾演的「大噴子」潘江海,光是從名字上就可以感覺到他們角色特點的不同。

大背頭是一種俗稱,實際上是一種調侃,點子多是團隊的智慧擔當;大棍子那就是只知道打打殺殺,人頭熟,是團隊的武力擔當;大噴子就是能噴,腦子快,審嫌疑人的時候,就可以看到他的很多細招,但三位角色都有共同點的就是一腔熱血不怕事,渾身是膽能扛事。

真實敢拍,現實主義仍是不變底色

影片根據「E租寶」真實案件改編,呈現了經濟偵查辦案過程中的難和險,這樁涉嫌300億元贓款案件背後是無數個破碎的家庭,製片人馬珂曾經在採訪當中透露說「電影中現實主義仍將是不變的底色」。

金澤:《三叉戟》原著和電視劇都在網路上獲得了特別高的評價,在您看來《三叉戟》它的魅力在哪裡呢?

高群書:呂錚寫的《三叉戟》這個故事表現了三個老警察的「和而不同」,三個馬上退休的警察,對內各有心思;但對外辦案的時候,又形成了一個武器「三叉戟」共同戰鬥,這讓我覺得這三個老警察生動真實又有個性。

金澤:在塑造經偵警察的這個「三叉戟」群體時候,角色真實感和熱血感應該怎麼樣去平衡?

高群書:真實感和熱血感其實不是需要平衡,而是要擰成一股繩。我們在拍攝的時候,會要求演員先找到人物的個性,和警察這兩個合二為一,這是真實感;然後他去對敵作鬥爭的時候,拳拳到肉也不會讓大家覺得齣戲,好像仍在敘事,演員也仍在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中。

如果說電視劇是種一片森林,那麼電影就是在造一棵樹,關注的是這一棵樹上的紋理,所以電視劇必定要加入大量的生活的細節和內容,但是電影我們就保留一個筋骨,而這個筋骨分為了兩層,一個是表面上的破案,與案子里的惡勢力去鬥爭,但是更深層的是復仇,通過復仇架設了一個命運線,讓這個案子形成了一個命運鏈,可以把所有人勾進來,然後這個案子就決定了他們的生死以及他們命運的走向。

金澤:從爆款電視劇到電影,讓我們不禁地好奇《三叉戟》這一文本的魅力到底在何處?創作團隊又進行了哪些保留和改編,在您看來為涉案題材的影視創作是否提供了新思路?

高群書:我覺得不是新思路,而是一個穩定的方法論,首先你得有一個好的文本,文本是特別重要的,而這個文本來源就是原作者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三叉戟》的作者呂錚幹了二十四年警察,天天跟警察在一塊,所以他不是深入生活或者體驗生活,而是就在生活中,因此他創作的文本才足夠真實動人。

其次,不管是改編也好還是原創也好,我們千萬要遵循的一個核心的創作力就是對人物的刻畫和人物性格的塑造,要讓觀眾覺得真的可以在生活中去找到這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