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演員選擇權還給導演 能否成就下一個「阿勒泰」 Loading...
資訊  2024-06-06


1905電影網專稿 近期,《我的阿勒泰》持續熱播,成功且「貼臉」的選角不僅帶動了劇集「未播先火」,更在正式公映后幫助這部作品在市場中贏得不俗口碑。

觀眾的認可就是創作者最大的底氣。在近期舉行的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活動中,《我的阿勒泰》導演滕叢叢也在現場「大膽開麥」,喊話平台、資方「把演員選擇權還給導演」,因為在她看來,導演最清楚一個好演員應該是什麼樣子:

「不是你長得漂亮就叫演員,不是你有點粉絲就叫演員,也不是你爸媽是誰你就可以成為演員,好的演員應該是一個表演藝術家。」

《送我上青雲》合作姚晨,到《我的阿勒泰》定下馬伊琍周依然於適,滕叢叢曾透露自己一直堅持親自面試每一位演員,因為「演員選不好,故事就講不清」。

無獨有偶,不只是青年導演在「小體量」創作上有這樣的堅持,作為行業內的資深「大咖」,鄭曉龍也在日前的2024電視劇導演大會上同樣發聲呼籲,把選演員的權利還給導演。

這位有著超30年從業經歷的「大導」感慨,如今導演「在整個市場中的位置越來越少」,但實際上,一部劇選擇什麼樣的演員最合適,導演是最有發言權的,因為「劇本里的角色對於導演來說是活在心裡的人物。」

兩位導演喊話先後登上熱搜、引發討論,再次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導演需要演員選擇權」的行業共識。那麼導演想要這個「權利」真有這麼難嗎?選角應該怎麼進行才能最「貼臉」?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選角流程」?

為此,1905電影網特別對話《河邊的錯誤》《永安鎮故事集》《熱帶往事》選角導演趙梓宇,從專業視角探究這一「痛點」的解決方案。

「選角權」是普遍訴求

有影響力的導演應當多發聲

我們首先將多位導演喊話「演員選擇權」的熱搜與趙梓宇進行了討論。

在他看來,這種訴求和發聲是非常必要的:「這樣的訴求應該被行業廣泛的討論和關注。有影響力的導演多發聲才能影響行業(選擇),導演在影視劇中的表達都帶有自己個性化的需求,應該尊重他們對角色的想法和要求。」

同時,趙梓宇也坦言,這類訴求能夠得到這麼多導演的反饋和響應,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目前導演喪失演員選擇權這一問題的普遍性。

作為選角導演,趙梓宇所在的莞爾選角參與過多種類型的項目,平台、資方與導演的選擇權矛盾多發於主演的選定過程。

作為全盤運作的負責人,製片人和平台通常也承擔著更多的風險和責任,影片既要拍得好,還要賣得好。因此一部分項目還是會在尊重導演想法的基礎上,以投資人和平台的意見作為主要參考。

兼顧這一客觀條件,解決選角矛盾的方法除了給予導演更多決策權重,還可以將決策過程儘可能提前。趙梓宇認為,在項目初期將人選全部確定會比在過程中持續干預導演決策帶來的影響更小,而作為選角導演,他們也會在各方意見中起到平衡作用,扮演一個服務者的角色。

演員「好看」來自角色適配

「選角」保證創作專業度

目前,我國影視行業的選角工作流程主要分兩類,「一種是主演已經由製片人和導演確定,選角團隊根據主演來匹配其他所有的角色;二是我們根據導演和製片人的要求來甄選適合的主演,隨後匹配其他所有的角色。」

儘管每個導演、不同項目對選角的需求都不盡相同,但最重要的一點是選角要與導演的審美、理解一致。關於審美,導演滕叢叢在發言中的「不是你長得漂亮就叫演員」也在觀眾引發廣泛爭論。

演員到底需不需要「好看」?導演理解的「好看」有什麼標準?在「非專業」的觀眾眼中,作品中的角色通常需要「賞心悅目」,但多年刷劇,日常看起來「又帥又美」的演員,讓人「齣戲」的也有不少。同時,還有很多演員或許妝造並不精緻,但卻能靠質感取勝,讓觀眾感受到不一樣的「美」。

「我們選角過程中覺得,演員與角色『適配』就是好看的,不同的項目會有不同的角色要求,角色篩選是很個性和多樣化的,導演對角色判定也都有個人審美和理解。」

趙梓宇特別提到了近期他與導演魏書鈞合作的《河邊的錯誤》。在這部作品中,朱一龍、曾美慧孜等演員的造型都有巨大的突破,但同時也為人物贏得了超出預期的契合度。

這種適配的磨合在選角確定后並不會停止,整個拍攝過程中,演員和角色還要在與選角團隊的配合下不斷向著人物這個唯一方向相互靠近。例如,《河邊的錯誤》拍攝期間,朱一龍提前45天就進組為角色做準備。

在詳細的體驗生活計劃中,朱一龍要變成「馬哲」,穿上戲服過生活,與老刑警們一起完成90年代刑警的工作,和曾美慧孜一起在「家」里做飯、做家務、聊天。

趙梓宇透露,有時候通過攝影機這種光學機器以及現場光線拍攝演員,會和生活中我們看到的狀態不同。導演們經常提到的「電影臉」就是在上鏡時特別有魅力、經得起特寫的拍攝。

為此,他們的選角團隊也將過去的「試戲」改為了「試鏡」,營造電影需要的條件和氛圍,不僅試「戲好不好」,更強調演員在鏡頭裡呈現的狀態是否和導演的想象一致。

採訪中趙梓宇感慨,在行業不斷規範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中,選角作為細分工作之一,也亟待得到更多的關注與認可。目前,導演、演員團隊也在更加接受選角團隊的「試鏡」模式,這也有助於幫助創作進一步專業化。

此次鄭曉龍、滕叢叢等導演的發聲登上熱搜,除了傳達出行業內的聲音,也同時「利好」了審美不斷提升的觀眾。「貼臉」「質感」,我們始終期待導演們拿回「演員選擇權」后帶來的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