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跑風波后 吳艷妮首次曬美照 穿露臍裝秀小蠻腰(組圖) Loading...
資訊  九派新聞  2023-10-26
10月25日,吳艷妮在個人社交賬號上曬出街拍照,分享日常。



照片中,吳艷妮站在復古的咖啡店外,落葉滿地,氛圍感十足。而吳艷妮本人則扎著麻花辮、戴著白色鴨舌帽,上身穿露臍緊身白T恤、下身配玫紅色休閑褲,右手上臂紋身若隱若現,一身裝扮時尚休閑。



吳艷妮配文稱:「好像是在巴黎的街頭,感受這巴黎的秋天,期待明年夏天的巴黎賽場。」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吳艷妮在10月2日發文回應杭州亞運會搶跑后,首次更新微博動態。

10月1日,杭州亞運會田徑女子100米欄決賽中,吳艷妮第二個衝過終點,成績為12秒77,但賽后裁判作出判罰,認為吳艷妮搶跑,取消其成績。

2日凌晨,吳艷妮在個微博上發文致歉。



據媒體報道,吳艷妮賽后在得知自己成績被取消后,依舊向獲得金牌的林雨薇表達祝賀,「這次的金牌屬於中國隊就可以了,希望中國田徑越來越好。」

此外,吳艷妮還展望巴黎奧運,稱希望能在巴黎奧運會展現出最好的自己。

圖源:即氪運動9月體育熱門人物解讀——吳艷妮10月1日晚,跨欄選手吳艷妮因搶跑痛失銀牌,並在賽后微博發文道歉,這成了亞運會田徑賽場上的熱門話題,#吳艷妮搶跑 也一度上了微博熱搜。

相較傳統媒體聲音,網友評論較為刺耳:「搶跑就搶跑了,光明正大承認」、「沒奪冠還要搶曝光」......甚至還有「輸得好,誰叫她這麼飄」。



圖源:即氪運動

明面上在說這次比賽,實際卻是對吳艷妮成名以來種種表現的一次爆發。

吳艷妮躋身流量榜始於8月初的成都大運會。與傳統運動員相比,吳艷妮有些另類、不夠低調——胳膊上有文身,比賽前有自己的標誌性動作,再加上容貌姣好,性格較為張揚,也有著極強的鏡頭感。

雖未拿到過金牌,但吳艷妮成績也屬於亞洲一流。乘著「運動員流量化」的東風,各路因素疊加下,她成為不少人口中的「田徑女神」。出圈后的直播帶貨、懟網友等行為更讓她身處流量中心,這讓她在點贊聲中夾雜著質疑、謾罵。

回顧歷史,亞運會的狀況彷彿7月份亞錦賽的決賽搶跑再現,相同的是她與工作人員及裁判爭論;不同的是,她有了重跑的機會,賽后做出了眾人眼中「身披國旗找鏡頭」的行為,說出「...展現我們中國運動員風采...」、「...受旁邊對手影響沒能撐得住...」等話。

這些看起來「作秀」的細節,在事後把吳艷妮推到了風口浪尖。受其影響,代言的雅迪等品牌也捲入這場輿論風波。



圖源:網路

這給品牌方帶來了一個新課題——在「國家培養」體系、強調低調的國內,在商業化程度、賽事密度相對雙低的項目上,如果一名運動員水平上流,但並未獲得過洲際/世界冠軍,其成績也不具備「突破性意義」,不過仍具有激勵意義,對方因自身特點、個性帶來的流量而成為代言人,頻頻曝光社交媒體,這種人是否算合格的代言人?

對運動員來說,做營銷也是一件兩難的事情。

通常情況下,運動員在大眾面前的曝光多與賽事綁定,除非取得巨大成績,否則自競技狀態走下坡路的那一刻起,其商業價值便開始減少,再加上國內體育經紀不算成熟,運動員出路相對有限,抓住巔峰期時的成名機會,而不是等到退役后再謀求機會,便是當事人能預見的最佳選擇。

同時,流量的另一面也會給運動員帶來阻礙。一般認知中,成績往往是流量,或者說商業價值的前提,這也是體育商業的基本邏輯。

雖然自「劉翔事件」后,國內民眾對競技體育商業化的理解逐漸成熟,但在當前環境下,仍需要運動員走好「專業」與「流量」這根鋼絲,避免公眾反感。

一種可以嘗試的解決辦法是,將看不見的背後努力擺在台前,展示運動員群體的深層價值——在各種環境下持續學習,突出堅韌不拔等品質,進而為運動員個人品牌的長期生存打好基礎。

再回到吳艷妮本身,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網路輿論偏向負面,但她並未大幅度掉粉,反而有所上漲。據體育營銷數據平台拼渤數科的統計顯示,亞運會周期內,吳艷妮漲粉14.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