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滾滾,弦歌不輟。紀錄片電影《同學們》聚焦抗日戰爭時期南粵大地師生頑強治學的動人故事,上映2個多月以來在電影圈、史學界、教育界及海內外華人中引起熱議。肩負深切期待,該片北京公映禮於9月5日在北京鳳凰國際傳播中心舉行。
出席本場公映禮的部分嘉賓合影。
鳳凰衛視執行副總裁兼運營總裁李奇在公映禮上發表致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電影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中國電影家協會原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國家一級演員金萍,鳳凰網總編輯鄒明,中山大學教育發展與校友事務辦公室主任、校友會秘書長黃瑞敏,中山大學北京校友會會長陳平原,《中國青年報》前總編輯陳小川等嘉賓蒞臨現場觀影。映后環節,《同學們》總製片人、鳳凰衛視中文台副台長兼電影台台長黃海波,著名音樂人、《同學們》音樂總監撈仔,《同學們》製片人屈洪波,《同學們》項目策劃兼編劇顧蕾等電影主創團隊與嘉賓進行了熱烈的交流互動。
學之大者,為國為民。抗戰年代顛沛流離,大批卓越學子、學者卻在戰火中發光如星。當時,中國北方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南遷,在昆明成立了西南聯大。而在南粵大地,以國立中山大學、私立嶺南大學為代表的一批華南中高等院校則遷移至粵北,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辦學。一北一南,雖地域不同、部署不同,師生們卻都懷揣同樣厚重的家國情懷,在發奮圖強中為華夏大地傳承了文明火種,並貢獻了令人側目的重要研究成果,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為使粵北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得到更好的挖掘,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鳳凰衛視電影台、中共韶關市委宣傳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韶關學院、廣東省檔案館、廣東省林業局、廣州市檔案館、中共雲浮市委宣傳部、廣東中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精心籌劃、聯合攝製,推出了這部展現了抗戰時期40多所中高院校師生粵北治學歷程的紀錄電影《同學們》。
該片從2020年籌備至2024年6月上映,花費了足足四年時間。據了解,研究及攝製團隊不但要搜尋史料,更先後輾轉探訪當年辦學地,試圖修繕和搶救抗戰辦學舊址。他們還對當年的親歷者或其家人進行實地採訪,跟拍他們當下的生活狀態,甚至遠赴海外,對先輩後人進行採訪,獲取了眾多珍貴的一手信息。經過多方通力合作,主創團隊在最新研究成果和珍貴歷史材料的基礎上創作齣劇本,並採用docudrama (搬演) 方式,以專業演員再現當年感人故事,精心打磨出了一部充滿呼吸、情感、智慧和啟迪的紀錄電影。
鳳凰衛視執行副總裁兼運營總裁李奇
觀影正式開始前,鳳凰衛視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運營總裁李奇上台致辭,分享了鳳凰衛視投拍這部紀錄電影的初心。據李奇介紹,這是鳳凰衛視電影台的首部電影,從立項、推動到最終成片都浸透著鳳凰人的家國情懷及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在一系列嚴謹的挖掘、求證及攝製過程中,主創團隊也儼然完成了一場精神洗禮。
據悉,該片採用分區域發行模式,6月從粵港澳大灣區出發,至今已在香港、廣州、深圳、韶關、肇慶、陽江、佛山、梅州、上海、南京、成都、武漢等全國多個城市舉辦首映禮和觀影會,覆蓋中山大學多地校友會及暨南大學、韶關學院、成都七中等中高等院校,廣州市知聯會、韶關疾控中心、韶關市委編辦機關黨支部、風度北社區黨委、廣州中通等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也先後組織員工/學生包場觀影。本片也吸引了中山大學北京校友會的關注,並組織包場觀影,以此作為一次對母校精神、學者風範的探尋與致敬。
電影《同學們》不僅是對過往歲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教育先輩的精神傳承與革命情懷的生動詮釋。86分鐘的觀影過程中,觀眾們共同沉浸於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被片中師生投筆從戎、共赴國難的壯麗篇章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電影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分享觀影感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中國電影家協會原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發表了四點看法。首先,電影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在那個年代,那些教授、那些學生、那些知識分子,包括當地的農民,他們為了國家、為了人民,那種奮鬥的生生不息的精神感動了他,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缺少這種奮鬥的精神,這部影片在當下對國家、對老百姓尤其對現在的年輕學生來說,有很重要的作用,激發他們的鬥志,激發他們往前沖、想事、謀事、幹事的精神、意志和品質。其次,張宏認為,《同學們》這部電影有著極其重要的史料和史學價值,研究中國的教育,民國、尤其抗戰那段教育是我們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電影中體現的嶺南教育史上湧現了很多名人,包括院士、農業專家、音樂專家、詩人等等,很多人過去自己還真沒有聽說過,他們是中國教育史上、中華民族史上一個個閃耀的明星,群星一片,這是重要的史料價值。這些史料價值不應該僅僅存在於歷史中,要讓這些史料從書中走出來,要讓去世的人活過來,這樣才能激勵我們未來的道路。第三,這部影片具備極其獨特的美學價值和美學風格。紀錄片很難拍,到底要不要旁白?到底要不要情景再現?到底是要歷史圖片還是現在的照片?到底要自然風光還是過去的特寫鏡頭?這些都很難平衡。這部影片把各種歷史照片、歷史視頻和現在的照片、視頻結合,情景再現的時候又不啰嗦,起到對歷史畫面和歷史故事回味的感覺,看了之後對自己啟發很大,如果紀錄片都這麼拍,那就很吸引人了,畫面感、故事感、歷史感都很強。第四,張宏認為這部電影的音樂很贊,一開場的代入感就特別好。「電影音樂是講故事的音樂」,每一個情節出現,該靜下來的時候音樂靜靜地搭配著畫面講故事;音樂慢慢起來的時候,又把人的情緒一下子帶到了當年的歷史和故事當中。尤其有一段,美學和電影音樂結合的太好了,黃昏下特別美的鏡頭,配上抒情音樂,聽著感覺如詩如畫如歌,電影音樂對這部影片起到的貢獻很大。
中國電影家協會原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對該片給予高度評價。
中國電影家協會原秘書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則向影片主創團隊表達了敬意,認為主創團隊在收集、挖掘、整理大量相關史料的基礎上,拍攝成了紀錄電影《同學們》,可謂「功德無量」。饒會長特意提出,電影藉助稀有的歷史影像、圖片,將情景再現、畫外音、旁白結合,形成有機的「表達整體」,使得觀眾樂於接受;電影音樂也富有感染力,有一種神聖感和宗教感。饒會長表達,期盼有更多的紀錄電影創作者能夠深入、廣泛地收集史料、還原歷史,拍攝出更多這樣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的紀錄電影。
北京大學教授、中山大學北京校友會會長陳平原
北京大學教授、中山大學北京校友會會長陳平原談到,他研究了很多學校在抗戰時期的辦學史,但是華南院校在粵北的這段歷史資料不多,因此帶著彌補這段歷史的空缺來觀影;那些歷史、人物,那一代人風采的呈現,需要史學家和文學家一起合作來完成,情景呈現與紀錄片的形式又如何結合,這部電影下了很多功夫。
鳳凰網總編輯鄒明
《中國青年報》前總編輯陳小川
在主創互動環節,鳳凰網總編輯鄒明表示,「片子讓我很感動,個別處還落淚了。影片讓我們回到了初心,我們為什麼學習?對於現在的青年人也是一種正能量的鼓舞。」《中國青年報》前總編輯陳小川認為此片表達了四個字「讀書神聖」。
著名音樂人、《同學們》音樂總監撈仔現場分享觀影感受。
《同學們》音樂總監撈仔在現場談到自己的首次觀影感受,他表示很震驚,在廣州工作生活16年,從沒聽過這部影片所講述的故事;他認為非常感人,而如何用音樂講好這個故事,是自己最大的責任。最讓他感動的是馬思聰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完成了《F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同時也能反過來激勵自己,在音樂創作上要克服困難。
撈仔隨後在接受鳳凰網娛樂採訪時,進一步分享了《同學們》音樂創作幕後的故事。他表示在為影片進行音樂創作的過程中,最難忘的是製作周期拖得比較長,也改了很多稿,所以音樂的設定就需要重頭再來。創作上的難點在於把握的問題,撈仔表示,「一個是怎麼樣表現那個時代,還有一個是怎麼樣運用一種更多人容易接受的音樂語言去表達,這是一個平衡度的問題。此外,還要有對藝術性的堅持」。在他看來,為紀錄電影與商業電影配樂的區別是,紀錄電影要剋制、要理智、要理性、要隱忍,商業電影是要誇張、要渲染。
談到當初接下這個項目的原因,他表示是因為自己與策劃兼編劇顧蕾是幾十年的老友,當時自己接到這個工作時沒有多想,只覺得是一部紀錄片,卻沒想到是這樣一部紀錄片。「這麼好的一個題材,要讓更多人去知道這段歷史,知道我們的前輩在這種戰火紛飛的時代,是怎麼樣不忘初心,堅持自己對中國教育的理想。不管有多苦,他們還是對未來充滿了希望,這樣大家才會去努力地去學習」。
在他看來,《同學們》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大家怎麼樣去看待這個時代,怎麼樣通過那個時代人的追求,對教育的重視,對讀書的理解,一直(延續)到現在。這也是中華民族這幾千年以來,文化得以傳承和延綿不息的很重要的元素」。
部分嘉賓合影:《同學們》總製片人黃海波(左一),中山大學教育發展與校友事務辦公室主任、校友會秘書長黃瑞敏(左二),《同學們》策劃兼編劇顧蕾(右二),著名音樂人、《同學們》音樂總監撈仔(右一)。
據片方介紹,該片接下來還將陸續在不同城市以包場觀影的形式與觀眾見面,對其感興趣的觀眾,可密切留意相關信息;同時歡迎各大企業、學校、機構組織包場觀影,共同追憶那段烽火中的燃情堅守,找尋與自己母校關聯的溯源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