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災難大片《焚城》自預售後,同步開啟了近一周的黃金場點映活動,足以見得影片的底氣。
市場也給了這部影片足夠的回應——點映票房不斷上漲,成績破1000萬(含預售);觀眾則在票務平台給出了9.5分的認可。
可見,《焚城》為11月的電影市場開了個好頭。自電影開啟宣傳以來,該片的製片人江志強先生——這位年過70歲,曾出品製作了《寒戰》系列、《卧虎藏龍》、《英雄》、《梅艷芳》、《捉妖記》等佳作的電影製片人,一同跟著電影走南闖北。
他自己在路演上調侃,「70歲正是闖的年紀」。只是這句話用在他的身上格外貼切。
雖然他製作出品的影片票房累計早已超100億,作為行業最資深的電影人之一,不少同期的夥伴都較少走到幕前,但江志強始終願意「沖」到一線,每次活動前,都自己背著雙肩包出現,開始按部就班為電影進行每個宣傳通告。
在1905電影網《對話》欄目里,他說,電影宣傳是電影製作的一部分,要走好每一步。只是對於江志強,他的每一步更像是冒險的開始,都是挑戰。
採訪當天,他和我們笑笑,「這次《焚城》的壓力真的很大,好幾宿沒睡了。」
誠然,看到《焚城》出現的時候,大家都會好奇——在港片市場並不理想的當下,不少香港片商開始將主力放在中小成本的製作,為什麼他敢轉投這類大製作?
「我拍電影是有些任性的,如果能觸動到我心裡,我真的願意投資。」江志強頓了頓,「我們必須拍大電影,要讓大家知道,香港電影還是可以做出有吸引力,有驚喜的商業大片。」
壹
《焚城》確實給了不少觀眾和市場一些驚喜,只是在項目初期,給江志強更多是,「驚」。
電影靈感來自中國香港的一則關於「有毒洋垃圾轉運」的新聞報道,但當時這則報道並沒有在香港引起關注,直到報道被轉載到西方媒體,引起全球關注之後,大家才逐漸意識到原來世界上很多有毒的電子垃圾,最終被輾轉運到了中國香港,以及其他東亞地區。
這則報道的內容非常具體,近乎講述了電子產品報廢之後的「奇幻漂流」。當江志強在項目會上看完報道之後,非常觸動,「這是一個社會議題,是對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的。」
於是,江志強以這個事件為一個切入點,開始《焚城》的創作。他清楚,紀錄電影並非自己的強項,「我要用商業大片的力量,做一件有社會意義的事情。」
在製作這部電影時,江志強時常會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當這個報道出現的時候,大家都不關心呢?
他諮詢過很多環保專家,確定這些垃圾都是有毒的。現實中,這些維修廠旁邊的居民也經常投訴周圍有異味,「但大家好像都漠不關心,而且我很肯定,在這個事件中,那些走漏洞牟利的非法商人是唯一的壞人。」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是江志強的偶像。對方曾告訴他,在他的心中,好電影是當觀眾看完之後,離開電影院還能回想到電影里的信息。
江志強希望《焚城》是這樣的電影。不僅是社會議題中的人文關懷,他更希望能通過這部電影為香港電影做一些創新,「大家提到香港電影不只是警匪片、功夫片,我們還有災難大片。」
貳
江志強的電影冒險不僅僅在於電影投資,同時在於電影卡司的選擇。
「新」是關鍵詞。他不僅願意投錢給大製作,也願意讓新導演來參與這些大製作。譬如《捉妖記》的許誠毅,《寒戰》系列的梁樂民和陸劍青。
這一次,他邀請潘耀明來為《焚城》掌鏡——曾憑藉《聽風者》《金手指》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攝影的金牌攝影師。
這種支持基於江志強多年的經驗判斷,「我不認為一部電影很賣,就會因為電影海報上說這個人是導演,就百分百相信他就是好導演。我選擇一個導演會研究這個人是不是真的厲害,他在拍攝現場是怎麼樣的。」
與此同時,江志強相信,大家不能因為這個導演拍過一部不好的電影,就覺得這是導演不行,「如果我作為製片人,就這麼判斷的話,就太不專業了。」
《焚城》裡面的維修廠場景很大,但實際拍攝並非一地完成,團隊在香港找了五個不同的地方進行拍攝,最後通過剪輯進行拼湊完成,「這需要一位有幾十年經驗的人才能完成的。」
兩人過去合作過《捉妖記》系列、《梅艷芳》等影片,那些片場經驗讓江志強非常肯定,「這個電影只能他來完成。」
不僅是場景的調度,《焚城》視效工作上同樣有較高的要求。《焚城》全片涉及了超過2000個視效鏡頭,「潘導有經驗可以駕馭這些視效工作,而且我們是要求視效服務劇情和人物。」
「青黃不接」一直是近幾年圍繞著香港電影的話題。江志強希望能給這些新導演更多機會,讓觀眾看到他們新的可能。除此之外,在江志強的電影里,不少鏡頭都會留給新演員們。
在《焚城》里,王丹妮、廖子妤、何啟華、魏浚笙、梁仲恆、林家熙、黃愷傑等演員都留下足夠的特寫,讓他們飾演的消防員角色在影片里成為重要的記憶點,也讓這些演員在影片外得到更多的關注。不僅如此,在官宣的兩部《寒戰前傳》電影里,他同樣會給香港年輕電影人機會,希望能讓他們儘快獨當一面。
除此之外,他也看到整個中國電影市場上,動作演員面臨稀缺的問題。他把目光放在謝苗身上,集合了東亞地區的動作影星,拍攝了電影《火遮眼》。他當時就和謝苗說,「我覺得輪到你了,希望能把你『打』進世界市場。」
但未來他能走多遠嗎?江志強也不敢斷言謝苗會成為誰的接班人。「接班人不是靠拍一部電影就能接班的,還要看他後面的努力和作品。」
只是他很確定,內地有那麼多出色的動作演員,「現在已經有了『天下無敵』的吳京,為什麼不能有更多的動作英雄呢?既然我懂西方國家的電影市場,那我一定要做這件事。」
叄
《焚城》口碑遠超預期,只是放在「港片表現萎靡」的當下,影片該如何面對市場呢?
即便在早期唱衰香港電影的時候,江志強就曾用一部《寒戰》給出證明。但面對現在的市場,他還是會擔心。
他並沒規避這個問題,「過去確實拍了一些質量不理想的港片,令觀眾失望了,但我不能避開。我反而要勇敢地面對觀眾,要用電影來說服觀眾,香港電影還是會有好看的電影。」
江志強以一部《毒舌律師》,拿下超過1億的成績,打破了香港電影在香港地區的票房紀錄,在業內看來對港產電影有提振作用。只是江志強也會有遺憾,雖然影片在內地市場也有相對不錯的成績,更多還是集中在兩廣地區,以及一線城市,並沒有真正像其他大片那樣下沉。
或許對於下沉市場而言,不少港片就著前作的成功,開始開發續集作品,江志強反而選擇要謹慎,「對我而言,不能百分之百被商業推動。」
當時《捉妖記》的成功,就推出了第二部,但當時確實製作上並沒有很好,也面臨了口碑爭議,「我還是需要更好的切入點。」曾經官宣的《寒戰3》,就因為找不到合理的理由,就久久沒有後續,直到大家想到了新的主意,才有了《寒戰前傳》的拍攝。
相比起這些商業的操盤,江志強更願意把重點放在創作本身,不管是這些港產電影,還是此前參與《海洋天堂》《北京遇上西雅圖》《閃光少女》,有大製作,也有中小成本,似乎江志強每一步都讓人難以預料,看起來是一次次「冒險」。
有成功,也有失敗。只是冒險背後呢?是這位電影人的熱愛和堅持,「我一輩子都是在做電影,我不拍幹嗎?我相信劇本,我相信導演,我相信電影的,我很努力做好每一部電影。我也不懂其他事情,我沒有其他退路。我更相信觀眾,相信觀眾能夠看到好電影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