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以科技連接古今,創新活化東方美學意象 Loading...
資訊  2024-06-22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華文脈流淌傳承至今,在歷史的沉澱中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意象。6月22日晚八點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出品的大型文化節目《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第五期即將在央視綜合頻道、央視頻、央視網同步播出。打開《瀟湘八景圖》卷、《十萬圖》冊、《寒江獨釣圖》、《金城攬勝圖》四幅畫作,人與江河山川和諧共生的美好景象即將生動呈現於觀眾面前。

本期節目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婁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韓茂莉等專家將與關曉彤、陳麗君、張尕慫、石倚潔、胡沈員五位開卷人一起,通過多種跨媒介融合的創新手法,傳遞出古典詩畫的文化意蘊美。

賞地方韻味——

關曉彤唯美入畫「瀟湘八景」 張尕慫用原創歌曲誦唱家鄉

從「瀟湘八景」到「黃河之城」,這些經典畫作中的人文地標,在今天被賦予了怎樣的時代意義和文化內涵?通過三維影視合成技術與舞台置景的結合,元代畫家張遠繪製的《瀟湘八景圖》卷被鮮活呈現:演員關曉彤置身動態畫境,用歌聲描摹出「何處尋八景,畫里覓瀟湘」的唯美氛圍。在三維建模技術的加持下,清代民間畫家馬五所作的《金城攬勝圖》被生動還原:甘肅歌手張尕慫「變身」為親切的「導遊」,伴著蘭州本土音樂「蘭州鼓子」,哼唱著原創歌曲,帶領觀眾一覽古時「金城」盛景。

煙霧流動的山市晴嵐,顛簸漂流的羊皮小筏……古畫中細膩的美學意象,跨越千百年時光而來。如今的「瀟湘八景」,已經成為湖南文旅景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的「金城」蘭州,是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亦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節點城市。昔日畫卷中描繪的山河城郭,早已不是地理意義上的簡單記錄,更是一種人文情感的寄託與文化傳承的象徵。

感和諧共生——

石倚潔、陳麗君跨界合作詠江南 胡沈員「寒江獨釣」舞江河

當古人與江河山川對望,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悄然鋪展。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與越劇演員陳麗君跨界合作,聯手入畫清代畫家任熊的代表作《十萬圖》冊。二人立於流動的山水畫卷間,美聲與越劇戲歌碰撞,悠揚的聲音為青綠江南勾勒上絢爛的光暈。詩與畫、詞與曲的妙趣搭配,將融合之美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詩畫手工班」的成員們也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對中國傳統畫作進行創新表達。李昱德對《十萬圖》冊中的「萬竿煙雨」進行數字藝術創作,用粒子動效模擬自然現象中的微小顆粒運動,為山水畫賦予現代藝術美感,讓傳統文化再次萌發新芽。

青年舞蹈家胡沈員則以舞為媒,連接起詩畫與自然。胡沈員走入名作《寒江獨釣圖》中,化身獨釣者在煙波浩渺的江上翩然起舞。隨著白沙傾瀉於舞台之上,舞者用流水般柔軟的肢體語言描繪出留白之美。這一刻,柳宗元筆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圖景「破屏」而出,成就古今同頻、詩畫同律的美學意境。

自一方水土,探人文山河。今晚八點檔,《詩畫中國·江河萬古流》第五期節目即將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