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關注孤獨症群體,電影《攀登不孤獨》,打造特殊孩子的「人生大事」 Loading...
資訊  2024-08-15

退役攀岩運動員與孤獨症兒童奇妙邂逅,通過攀岩不僅改變了孩子的人生,也重燃了成年人對生活的希望與熱情愛情。最終在挑戰與和解中,一起創造奇迹……

——孤獨症電影《攀登不孤獨》

近日,電影導演翁羽的最新力作《攀登不孤獨》進入籌備階段。影片將鏡頭聚焦於孤獨症(自閉症孤獨症)群體,深入展現孤獨症患者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家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與希望。電影團隊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新華1949產業園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邀請了多位孤獨症領域的專家、患者家屬,以及曾經參與過孤獨症題材影視作品創作的同仁共同參與。

座談會上,翁羽導演深情地分享了創作《攀登不孤獨》的初衷與願景。他表示:「孤獨症需要社會更多關注與理解。上一部孤獨症電影《特別的你》是紀錄片,這次我希望通過勢能更大的商業類型片讓更多人走進孤獨症患者的世界,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同時也傳遞出愛與希望的力量。」翁羽導演強調,電影將從運動、勵志和親子關係深入挖掘孤獨症群體的生活現狀與內心世界,展現他們獨特的才華與潛能,做出一個讓普通觀眾同樣共情的作品,兼顧影片的商業與公益屬性。

與會專家們從醫學、心理學、教育學、人工智慧、藝術創作等多個角度,對孤獨症進行了深入淺出地的講解,為創作團隊提供了寶貴的專業意見。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現任會長,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力芳親臨現場,分享了孤獨症譜系的診斷和治療方面的專業知識,並給出了針對性的電影拍攝建議。她希望電影能真正關注到孤獨症群體,通過真實、不做作的表達為這一群體發聲。她給出了極為細節性的拍攝建議,比如電影中,如果有攀岩的細節,那孩子對於不同岩石的認知、記憶,是否可以形成不同的電影視聽語言,同時也可以展現孤獨症孩子的記憶天賦。

同時,她還說道,這些年北京市孤獨症兒童康復協會一直在致力於圍繞大齡孤獨症孩子做探索和實踐,不管是藝術療愈還是就業支持,她希望這部電影也可以讓大齡孩子真正參與進來,讓觀眾也能關注大齡孩子。

專家們指出,孤獨症患者雖然面臨著諸多挑戰,但他們同樣擁有感受愛與被愛的能力。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值得我們用心去傾聽與理解。

中華慈善總會新聞界志願者慈善促進工作委員會員執行總幹事兼秘書長周志芬女士也親臨座談會。她強調了當下慈善的價值以及各種支持慈善的方式。她表示,從個人到集體,每個人都能參與到慈善中,為慈善事業做出貢獻。

患者家屬們在座談會上分享了自己與孤獨症孩子相處的點滴,這些真實而感人的故事讓翁羽導演及團隊深受觸動。他們講述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艱辛與不易,同時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期許與信心。

華夏時報社執行總編輯、經濟學博士張志偉在分享自己的見解時,著重指出,在殘聯的悉心指導下,華夏時報始終秉持著對慈善事業和殘疾人福祉的高度關注,持續不斷地進行相關報道。他提到,華夏時報在報道中不僅關注殘疾人的生存狀況,更深入探討他們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融入社會的問題,力求通過媒體的力量推動社會進步。

特別是在孤獨症群體的關懷方面,他堅信全國殘聯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張志偉博士表示,孤獨症群體由於其特殊性,往往在社會中面臨更多的誤解和障礙。因此,全國殘聯不僅會通過實際行動給予這一群體必要的支持與幫助,比如推動相關政策的完善、提供康復訓練和教育資源等,更會積極發聲,利用自身影響力喚起社會各界對孤獨症群體的更多關注與理解。

他進一步強調,媒體也有責任和義務參與到這一進程中來,通過深入報道和宣傳,提高公眾對孤獨症的認識,消除偏見和歧視,為孤獨症群體創造一個更加友好和包容的社會環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在陽光下綻放光彩。

北大醫療集團旗下的北大醫療腦健康品牌負責人李帥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他表示,當下最難的其實是自閉症孤獨症孩子的父母,尤其是母親。在困境下,他們也是封閉的人群。他希望電影能將這部分現實搬到熒幕上,讓更多人看到孩子背後的家庭和媽媽們的付出與堅持。至於如何破圈,李帥也強調譜系媽媽是艱難,普通家庭的媽媽是困難,在當下的兒女養育上,普通父母也有很多困擾和問題。通過對家庭和媽媽的關注,可以讓更多人關注到。

北京電影學院博士劉宗媛女士說道,電影是光影的藝術,岩石、日光,以及象徵自閉症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光譜都是最好的視聽語言,她表示會通過各方面對導演和電影項目進行支持,希望更多人能看到這群孩子。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攀登不孤獨》這部充滿愛與希望的電影將呈現在觀眾面前。它將引領我們走進孤獨症患者的世界,感受他們的獨特魅力與無限可能。這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和一次深刻的社會關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