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2024,中國互聯網激蕩三十年 Loading...
資訊  2024-10-31

v


「它在於分享,而非剝奪。

在於相愛,而非交媾。」

「「互聯網」也是「網」,每個埠都鏈接了一個真實的用戶。而「文化」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一個具象的內容,如視頻、文字、思想和感情。一個時代的網路文化,映射的是一個社會的真實狀態。」

——

第一個使用個人生活互聯網的家庭是誰?

目前無從考證。

但不會是普通家庭。

目前公認的資料顯示,在1994年4月20日凌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的機房裡,隨著中美人員之間的電子郵件互通,中國開啟全功能介入互聯網的時代。

這一年,也是中國內地互聯網誕生的「網路元年」。

和大多數影響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科技一樣,互聯網(Internet)一開始作為軍事用途的屬性,決定了它具備區域內信息置換的特質,也讓「網能鋪多大」的問題回歸到建網者自身的意願上。

同樣是1994年,我國部分科研單位實現了國際聯網。

這意味著作為一名內地科研人員,可以通過網路隨時實現翻閱、查找世界上任何一處可以聯網的網路平台,這也是中國人最早的「衝浪」行為。

1996年8月27日,清華大學正式成立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清華師生可以在此通過登錄聯網搜尋全世界最新的資料和信息。

與此同時,個人入網用戶也在逐漸增長。

這個階段,互聯網所展現出應有的「社交」屬性愈發清晰。

同年11月13日,《北京日報》刊載《中國國際互聯網用戶達二萬家》的消息,文中明確記載了:

「國際互聯網在中國正日益擴大用戶量。目前,該網已有7條國際出口線路,20000多入網用戶。北京國際出口共擁有160條中繼線,近40條專線。」

注意這篇短訊中的幾個關鍵詞,「國際出口線路」「20000多入網用戶」「160條中繼線」「近40條專線」。三十年前的報刊已經說明了當年國際互聯網可以為大眾共享,且有兩萬多用戶在使用。只不過需要「撥號上網」,這個詞對於現在的00后一代早已成為傳說。

個人電腦、電話線等尚屬於中產階層的專屬,僅北京一地,能使用網路的兩萬多用戶的階層屬性自然不言而喻。不過他們使用網路交流的方式尚顯「原始」——

1997年10月15日,《北京日報》刊登《電子函件悄然「熱」了起來》,宣告北京擁有EMAIL網民已達10萬之眾。說明網路共享的權利已經從高尖端學術圈逐漸下放到個人生活中,彼時最早的一批網民開始檢索自己感興趣的各種信息,並嘗試通過網路與國外產生聯繫。

「網蟲」,這個已經成為歷史名詞的稱謂,正是1997年左右這批網民的自嘲。

而等到「信息高速公路」出現時已是千禧年(2000年)左右。

此時,隨著網路從一線城市延展到四線城市,再結合當時中國城市化建設的宏大時代背景,農村人口向城鎮進發,他們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更是互聯網潮流下的新生群體。在脫離相對廣袤的農村地區后,不斷膨脹的城鎮居民具有了強烈的網路消費慾望,「網吧」成為大多數網民尋覓信息的唯一選擇。

僅以2000年安徽省金寨縣舉例,2000年該縣人口官方統計為45萬人左右,縣城面積不到50平方公里,縣城主街區只有一條直道,從頭走到尾基本上也就把縣城逛完了。但該縣當年各類網吧擁有量超過500家,最大的能容納100人,最小的僅能容納10人。

這還只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邊域一角。

其他地區自不待言。

此時,才是中國互聯網潮流的正式開始。

亦是中國互聯網的「古典時代」。

更是本文正文的開始。

01

1994—2000年的「古典時代」,互聯網發展的主要受眾群體(主要是擁有長期上網條件的城鎮人群)佔全國總人口不到5%,這個新興娛樂活動的開端如同後來許多事務發展初期的活力四射一樣,追述這個時代往往是令人著迷的。

今天很多年輕網民可能無法想象一件事:

在千禧年前後,只要知悉一個網址,懂得一門外語,在國內任何一處能上網的地方找到一台電腦就能登錄這個網站,無論是否是國外網站。

這種國際互聯網信息衝擊,對於當時剛剛接觸的網民來說,其震撼不亞於1978年改革開放之初,沿海城市的人們初開茅塞時的驚訝:

「原來……竟然……啊!」

人們熱切地希望通過互聯網窺見這個世界,在多數國人不具備出國旅遊的消費能力時,「網上衝浪」的目的有二:

一、獲取外界的各種知識。

二、社交,和別人成為朋友。

第二點尤為重要。

理論上畢生居於一地的普通人首次通過互聯網,可以和國內甚至國外任何一個網民建立聯繫。此時騰訊QQ的助力,讓這種聯繫可以脫離EMAIL顯得更加生動直接。

「網戀」,即當年社會通行的一種現象,甚至成為現代中國社會發展史上無法忽略的一篇。

它讓「初代宅」在網上擁有了談情說愛的能力,翻閱千禧年前後的網路新聞,不難發現屢有報道異地戀人通過網路相識相知相戀,在「新聞」背後,卻是中國人婚戀關係的重大突破——

相比於當時少數的異地工作者和特殊群體(如軍隊、國有企事業職工),普通人使用網路異地戀愛並進一步實現婚姻結合的方式,極大地刺激了互聯網通信軟體的發展。

當然,這種發展隨著婚戀觀的收攏「返古」,在後來的二十年中漸漸成了另外一種頗有爭議的「尋歡」形式,但限於篇幅,暫時按下不表。

昔日成婚的「網蟲」如今基本上都在五十歲以上,他們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發展最初的簡單和快樂:

在網上尋覓一人,對方正好願意聊天,漸漸地發現有共同話題,然後無論上班還是上學,都會留下一個「什麼時候上網?我們聊天吧!」的約定,然後,或回家或去網吧,天南海北的兩個人處於互聯網的兩端開始長談。

寫信當筆友,交換照片,線下面基。

總體上網友見面依然秉持著1990年代前中期的單純目的。

尤以QQ尚未推出視頻功能前,對著網線另一端看不見摸不著的人,網友們會在腦海中腦補各種人設。

這種社會現象在文藝上的折射,莫過於陳小春演唱《萬萬沒想到》里的「撥號上網,輸入密碼……」以及內地最知名的古早口水歌,王麟演唱的《QQ愛》:

「搜索QQ上有些留言很奇怪,男人不乖女人不愛。」

2019年,某音上還有人在討論為什麼當年《QQ愛》能紅極一時,後來的《微信愛》卻默默無聞?是那一批網民更重感情嗎?

不是,我認為還是初時接觸網路的單純、文娛活動相對簡單,以及可能會得罪大多數人的「少數優化論」。

這個理論在很多行業的發展周期中都有體現。

尤其是在網路平台上,當少數人使用一種溝通方式時,限於群體的狹窄屬性,言論和情緒或自主或被動地收束。這也是如今許多中年網民在回憶千禧年前後上網經歷時的總結:

那時的「網蟲」戾氣少。

這種情緒變化在中外互聯網發展中都有體現,不獨為國內網民專屬。

彼時網民更愛以分享和溝通的形式拉近彼此的距離,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

能經常上網的人或上得起網的人,基本家庭條件不會太差。

即便在本世紀初,中國很多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依然存在大量不識字的群體,這些人受限於教育水平,使之要等到視頻時代來臨時才能成為後進網民。

千禧年左右的中國(內地)也正處於經濟發展的時代,雖然沒有像2008年之後突飛猛進,但步入小康生活,依然是一種總體趨勢。

在民生變化的前提下,「話語權下沉」也始於千禧年之後。

「話語權下沉」,同樣意味著隨著網路發展,其承載的網路內容與對應的社會發展階段發生了質的改變。

第一次「話語權下沉」同樣發生在千禧年(2000年)初,以新浪、網易、搜狐、163在美國上市為標誌性事件。

中國內地傳媒的話語權首次從傳統媒體(電視、廣播、報刊雜誌)下沉到互聯網媒體。

這是有益的,也便於時代發展。

至少中國內地媒體的言論風格和內容表達形式開始多樣化了,人們發現在門戶網站上開始有不同的聲音和見解出現,接收的信息來源也從上述傳統媒體逐漸轉移到了互聯網上。

這是一次非常值得記載的,極具意義的歷史性事件。

因為在豐富網民的情感需求之外,人們更主要的還是接收外界信息,尤其是內地自己產出的各種文化信息與文化作品。

內地網站的發展,不僅僅是平台的轉變,也是人們每天接受信息量開始以倍數疊加的開始。

比如2000年前,一般人們需要了解某類信息,最主要的來源是每周更新的報刊雜誌和電視廣播,通常一周的信息更新量在20條左右,但這個量可能只是新浪某個頻道下某個版塊一上午的更新量而已。

以上述網站平台為代表的BBS(論壇)文化開始發展起來,無論專業網站還是綜合類網站,內地網民或原創或轉載其他地方的大量時政、文化、民生、藝術、影視、情感、旅行等各方面的內容,人們在一些網站上可以瀏覽一天,因為信息量太大,觀點龐雜。

依託於當時尚屬少數的接受高等教育的網民總體素質,此時的內地互聯網總體呈現精英化和多元化發展。

2002年,某網BBS上,一群在校大學生創作了一條短視頻,視頻內容以「中國人眼中的中國」為主題,把全國各地存在的或美好或醜陋的社會現象剪輯成片,旁白以英文女聲作為畫外音,隨著畫面遞進,讓人們看到當時處於中國內地各階層各行業以及各種社會現象:

「這是中國……這也是中國……這是我們的中國。」

此短片於當時廣為流傳,讓所有國內外的網民看到了中國年輕一代人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代表那一批大學生對未來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嚮往與願景。

於今日回看,頗為唏噓。

同時,某網軍事論壇網民發布了一則自製短視頻,講述了農民工討薪難,不惜以死相逼的真實生存狀態。網路輿論至此轉向專註民生和現實生活,不再單以文化藝術交流為主。

記住2002年,距今二十二年前,這是中國內地互聯網發展的涌動期。

中國內地網民從2002年開始,以每年2倍數的速度增加。

鑒於網民的暴增,互聯網電子商務漸有雛形。

「先做服務,后做商務」,成為當時頭部門戶網站的運營準則。

「315網路大投訴」和「電子商務終端」概念從1999年醞釀,到2002年初具概念。

隨後,便是web2.0革命。

中國互聯網發展由古典時代進入黃金時代。

這一切,同樣得益於隨著教育的普及,中國內地民眾普遍接受水平的逐漸提高。至少九年義務制教育,在千禧年之後才得以在大部分內地省份逐漸推廣開來。

隨之,就是第二次「話語權下沉」:

2005年—2011年。

02

第二次「話語權下沉」的標誌性事件是天涯社區、凱迪社區、西祠衚衕、貓撲論壇等BBS用戶都達到了各自流量頂峰。

用戶量的峰值意味著中國內地傳媒話語權從「單位」下沉到個人,或者說普通人中的精英分子。

以天涯社區為例,許多伴生產業在諸多當年頂尖的網路文學作者不斷湧現的作品中出現,如龍空等網文大拿匯聚地,龐大的網路用戶享受不斷推陳出新的網路文化產品,如網路文學等。這間接促使網路文學門戶站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同時,最早一批網紅達人紛紛登場,如「后舍男孩」等古早時代的「顏藝」表演者們,實現了從「素人」到「紅人」的轉變。

這個階段湧現出了許多網紅,貢獻了大量社會話題。

如芙蓉姐姐、天仙妹妹、山東二哥、羅玉鳳等等,人們在網上討論或美或丑的同時,也把話題深入到了一個關乎大多數人的問題:

普通人在網路時代如何創造個人價值?

西祠衚衕和貓撲論壇上,各種美食、旅遊達人陸續匯聚,在講解各自對某類文化的理解的同時,也在通過個性化的方式對一種文化現象進行二創解讀。

非專業人士向專業人士挑戰,普通人向藝術家叫板。

已於「黃金時代」書寫了許多傳奇。

最有名的,莫過於2005年電影《無極》慘遭全網吐槽后,由自由職業者胡戈在此基礎上二創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

除了製造全網轟動的效應之外,是民間「素人」對影視藝術的理解。

無論這層理解中有多少冒犯,大家都要承認一個事實:

網路輿論開始形成社會變革的推力。

這種推力一直延續到現在。

黃金時代的互聯網發展呈現出幾個特點:

一、資源跨平台共享,各平台之間沒有形成明顯的「門戶」風格。

二、個人言論約束性相對較為寬鬆,除非觸及底線。

三、觀點較為繁雜,整體輿論場意見相對客觀。

四、以批評、反省以往認知中的狹隘觀念為主。

映射在文化層面,則是如今因「網紅狼」遭遇群嘲的《狼圖騰》,不過當年,這種逆向民族主義確實很有市場。

此時互聯網在中國已經發展了十餘年,人們在接受外界文化的衝擊下,開始反思當時國家較之世界強國之間差距的原因:

有太多「為什麼」需要時間來解答,可已經擁抱過世界的人轉身回望,總有些意難平。

在今天看來,有些觀點也許過於偏執,但對於2005-2011之間的這個時代來說,人們更願意對社會上存在的各種負面新聞持全盤否定的態度。

在這種情況下,「公知」誕生了。

儘管這個特指名詞在2015年之後一度淪為貶義,但我依然堅持認為不能以偏概全地理解「公知」這個詞,畢竟在當年,能夠對一些社會負面現象和粗陋習俗敢於直言,保持客觀理性態度的,全靠這些「公知」。

正如天涯社區、凱迪社區、鐵血社區、強國論壇等都以及時發現、大力鞭撻、犀利點評社會現象為主,相較於文藝方面的創作,「網路民主」的概念也由此形成。其中不乏網路大神(很多人至今身份成謎)對時事熱點和社會未來發出種種設計。

有一說一,本世紀初,東西方各自在發展中打量彼此時,多少都對這個詞有所誤解。

如登上《時代》封面的李宇春,她的勝出讓當時歐美媒體驚呼不已。

但顯然他們也不理解中國人在不同時代呈現出的不同風貌。

如「非主流」「火星文」等,這些處於彼時互聯網文化中的「低端」潮流至今也只是被調侃的對象。

真正能夠對時代和社會生活產生影響的,依然是重大的改變人們固有觀念的事件。

就像2008年初轟動華人圈的「艷照門」事件。

它在本文中的存在,源於一個擺不上檯面的深刻影響,即——

自陳老師之後,「素人自拍」蔚然成風。甚至個別初代「網紅」也以「不慎」流出不雅照作為炒作熱點。

因此直到2021年左右,國家幾次「清朗」,主旨依然是防微杜漸,這個「防微」有很多指向性,總體上是對於任何一種可能造成社會大規模效仿行為的擔憂。這也是「劣跡」無論是否是名人還是素人,第一時間多以懲戒為主的底層邏輯。

拋開負面影響,在2008—2011年左右之前,BBS文化讓「草根」正式登上歷史舞台,博客BLOG(部落格)同時為網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展示自己觀念,呈現個人生活的極具個性化的展示平台。它同BBS一起,對社會熱點事件、影視文化作品、情感生活歷程等都擁有抒發己見的熱情。這個時代中,BBS和BLOG形成了良好有益的互動。

一篇博文或論壇帖文單日點擊量數萬,以個人觀點為載體的文化元素紛紛呈現。天涯社區曾有神人用客觀數據搭建模式,預言(2005年左右)中國經濟將在未來五年內趕超日本。

結果還未等到網民嘲笑聲褪去,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行,在暫時經歷了短暫的經濟寒冬后,中國經濟果然高歌猛進。

經濟發展,推動了文化產業等三產的發展。

上文中「先做服務,后做商務」逐漸落實。

電子商務產業於黃金時代迅速積累原始資金,不斷吸納外部投入,現實中影視行業最依賴的煤老闆們隨著國家政策的收攏漸漸退出,互聯網金融大佬和房地產NEW MONEY等紛紛登場。

他們眼中,互聯網依然是一塊可以不斷掘金的風水寶地。

因為截止2008年6月30日,中國內地網民規模達到2.53億,首次躍居世界第一。

視頻網站類如某酷某豆和某藝等,也在經歷了發展初期的混亂無序后,果斷選擇了專業化產品製造為主的道路,開始精心打造商業化產品,如短視頻、影視劇等。綜合類和專業類網站紛紛入局視頻賽道,吸納廣告商加入盈利模式,電視和平媒開始進入「寒冬」。

這個時代也是內地互聯網內容價值最高的年代,主要在於言論及產品、觀點的較為自由的輸出。

它源於佔據絕對優勢的龐大「素人」網民對傳統把持話語權的平台的衝擊。

假如回到2007年,一位音樂發燒友想聽一些英文歌曲,進入天涯社區-音樂版塊,搜索「英文歌」三個字,可以看到那種真的聽了20年左右英文歌的達人,認真總結優質的200首英文歌曲以及出處、特點和歌手故事。而傳媒單位的「榜單」質量反而不如達人推薦。

這就好比現在國內某些權威影視獎項推薦的片(劇)單,拼不過民間素人影視UP主的推薦,信息制約、平台制約等因素使之與普羅大眾的真實感受漸漸脫離,不如素人主義直接且真實。

微博這一新興輿論平台誕生更在提供輿論場風向的主導性,此後各個官媒和名人明星在微博上創建賬號,網民們也紛紛湧入。此時一個關乎互聯網發展的重要科技產品出現——

2011年,智能手機出現了。

微信,登上歷史舞台。

到了2012年6月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手機首次超越台式(筆記本)電腦,成為中國內地網民第一大上網終端。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意味著大量處於社會中底階層的民眾,可以隨時隨地擁有在網路上發表視訊、言論的能力。

至此,互聯網黃金時代進入尾聲。

開始了第三次「話語權下沉」:

2013年至今。

03

除了網民素質整體下沉外,第三次「下沉」更像是一種「內容減半」。

因為各種顯而易見的原因,以及對第二次「話語權下沉」的某種糾正,在2013年至今的幾年時間內,大量民間原創文化產品消失了。

最明顯的便是通過集約化發展各類APP,使得各種平台或主動或被動地選擇放棄流量漸少的「老」渠道,如BLOG的集體消失,還有全網關注的「天涯社區關閉」事件。

客觀地說,隨著科技進步及用戶興趣點迭代,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傳統BBS和門戶網站顯然已經不具備適應用戶使用習慣的特徵,此前那種發表觀點和作品必須在台式(筆記本)電腦上操作的特質,也無法適應愈發追求快速消費的用戶需求。

不止是上述平台,電子郵件和其他通訊工具,也從繁陳歸於統一。

昔日存在過的HOTMAIL、MSN、開心網等在經過用戶迭代和時代選擇中漸漸退出內地網民的使用習慣, QQ和微信成為大多數網民完成「社交」屬性的最直接選擇。

即便是在網路其他平台結識的朋友,其最終落地社交渠道,也基本歸於兩種通訊軟體。

基於這種龐大的習慣,電子商務的執行渠道,即移動支付端開通。

網購,進入千家萬戶。

同時,在錯過了一輪輪熱投風潮后,曾經伴隨一代網民記憶的BBS等,因為不適應新時代的消費特性成為資本市場丟棄的文化產品。

是的,資本市場。

當資本市場追逐龐大用戶體量的同時,也在選擇用戶的消費和使用習慣。

如果BBS和BLOG能夠完整消化各類網路金融產品的話,那麼就可以繼續生存發展。

但遺憾的是,「黃金時代」盛行的分享主義在市場經濟中逐漸顯出疲態——

在眾多文化產品湧現的同時,需要人為地做出板塊切割。

廣告和電子商務如何植入上述平台?

如何讓崇尚自由主義者的文創產品拜倒在資本面前?

如何將瀏覽量轉化為有效消費數據?

顯然,各類APP軟體更具備金融產品的消費屬性。

在這些APP中,無論用戶消費習慣如何,所屬階層如何,調動網民將其轉化為產品消費者才是唯一的目的。

所以如果你足夠細心的話,會發現在2012年之後,不僅APP成為智能手機上必需的下載軟體,各類消費趨勢和文化產品的有針對性的投放也成為「黃金時代」末期的潮流。

在這場潮流中,大多數網民無意識地進入了消費體驗的狂歡。

無論是性別對立、暴爽網文、醫美塑形、美食探索,乃至關於意識形態等的內容產出,都在指向消費終端——

即迎合暫時的用戶爽感。

至於認真記錄的生活點滴和專業性較強的文化作品,乃至個人意識強烈的文章觀點,統統都要面對兩種選擇:

要麼迎合潮流,要麼閉門自嗨。

然而使用和維護是兩回事。

尤其是大量誕生在黃金時代甚至古典時代的互聯網素人作品的消失,對於年輕網民而言,直接造成了一種「記憶缺失」,或是「記憶斷代」。

比如95后-00后對BBS和BLOG時代發生的眾多大事件的觀點承襲發生斷裂,比如00后對上個時代中產出的一些網路文化的認知斷層。

如曾經在2011年左右紅遍全網的神文《沙縣小吃開遍全國的震撼真相》,隨著它的始發站和轉載站的陸續關閉,以及在彼時看來純屬調侃惡搞,如今「略顯」不妥的內容,再次搜尋全文難度很大。

而不少人則第一時間看中商機,在某寶某魚上打包售賣天涯神貼,將其精華帖文件轉移到個人用戶獨享的狀態,使許多原本可以流傳下來的關於時代變遷的見證記錄,處於愈發狹隘的尷尬境地。

對於廣大的BLOG用戶而言,隨著各大門戶網站不聲不響地停止維護,其過往十幾年的生活點滴分享和時事銳評、文化分享等泯然於世間。

這種情況造成了內地互聯網「偏執」濃度大大增加。

尤其是2015年之後,內地互聯網氛圍發生了劇烈變化,個人言論載體如微博等平台賬號,成批地消失,此類日常行為導致人們將注意力逐漸轉移到也許原本不該過分關注的領域,如:

娛樂至死和性放縱。

今天我們仍能看到的許多APP社交軟體,其發展初期基本上都保留了「交友」屬性。

隨著中國內地社會經濟結構發生的變化,以及人口大量湧入一二線城市的發展趨勢,人們不再執迷於「雲淡風輕」的生活,在平台上展示真實的自我。

更多的時候,社交形象是經過精心包裝的一種姿態。

而越來越多的人,鑒於網路輿論環境的變化,選擇朋友圈「三天可見」。

至於微博……

曾熱鬧非凡的名人罵戰消失了,大家都集中在「下沉」個人生活(包裝過的)和商業行為的展示上。

主觀上,互聯網獲得了一種顯見的公序良俗。

客觀上,也得到了一個明顯滯后的信息繭房。

即——

我不知你,你不知我。

隨著隔閡的設置,同1994年到千禧年左右相比,此時的互聯網難產跨越時代的文化產品。

如影視和各類文化作品。

這直接導致了第四次,也是最嚴重的一次「話語權下沉」。

即2019年以某手成為春晚第一贊助商的標誌性事件。

它代表話語權兩極分化,要麼作為自說自話的沉迷其中,要麼作為低智或假裝低智的流俗產品,內地互聯網至此進入「二極體時代」。

如今的互聯網讓很多人在不自覺中降智,尤其是喜歡玩梗的小鬼頭,習慣通過一句話、一個標籤、一張圖片、一個短視頻來認識別人和別的國家。

比如提到法國,很多人喜歡玩投降梗,提到美國,喜歡玩石油梗,提到日本則喜歡玩核廢水梗,但不止是國內網民如此,外網也一樣。那麼老外怎麼玩中國(內地)的梗呢?他們一般會評論:

+100社會信用。

這些和以上那幾個刻板印象差不多,有可能發生過這樣的事,但不是普遍現象,也可能完全是杜撰的,不過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梗可玩。

對於仍處於大多數的底層網民而言,「梗」才是他們快速進行社交的有效溝通方式。

一如2009年曾被批評的「網路十大神獸」,如「草泥馬」「尾生鯨」等。

大家都知道這是低俗網路文化的產物,但用戶眾多。

那麼「YYDS」和「AWSL」等算不算不正經的語言溝通方式呢?

我想,一句「CITY不CITY啊?」足以詮釋在潮流面前,一切既定原則都可以調整。

同樣,在「二極體時代」,讓那些喜歡標籤化的人越來越充滿偏見,往往從一個極端跳到另外一個極端。

所以置於某部電影和電視劇,兩年前的輿論場意見和兩年後的輿論場意見幾乎像是兩個平行空間的交流。

這種強烈反差在公眾人物身上也有體現。

較有代表性的是對於張桂梅老師的網路輿論。

如果在某乎上查閱2021年到2024年之間,內地網民對張桂梅的人物評價,會發現在同一個問題下,時隔不到三年,對一個人的評價竟如此兩極分化。

有著同樣境遇的還有六小齡童老師,在以聯合國官方微博為代表的「兩開花」之後,則是網民對其人設的全面翻盤。

簡而言之,以上述人物的網路輿論風向轉變為例,可以看出客觀、理性的作品觀點和言論立場越發少見,鮮有對一件事情和一個人物做出客觀評價的行為。

新時代的小鬼頭們更願意在交流之前陷入主觀臆想的狀態,然後動輒扣上一頂「帽子」,並繼續在「拋開事實不談」的基礎上進行罵戰。

解析這種輿論環境的變化,不如直接將視線從網路暫時抽離進入現實:

社會生活節奏加快、階層跨越難度增大、婚戀觀崩坍以及傳統家庭結構的變化,以及經濟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轉折等,都是網路戾氣宣洩的理由。

不客氣地說,當文化下沉到底端時,文化本身已經失去了其意義和價值,而脫離文化之外的人身攻擊和網路戾氣開始喧賓奪主,成為眾多社會性話題的輿論焦點。

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

在此不便一一舉例。

我只能大致總結流量的驅動性,促使許多目前已有的平台選擇向低質化產品產出的方向發展,且這種情況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同時,信息分享的互聯網精神也在逐漸變質,各種收費內容逐年增加,廣告商的見縫插針也已滲透到了某站上的UP主,網民對此冠以「恰飯」的笑談。

國外也存在這種迎合低端認知創造流俗文化的現象,在許多歐美日韓博主的個人主頁上,同樣標註了廣告植入的時長和合作方式。

而產出的觀點和產品,也以主要用戶的喜好為基準。

那麼誰是主要用戶呢?

比如一個APP,10000個用戶中大多數網民的階層屬性決定了其產品的生產特質,分享內容也根據用戶喜好選擇從眾還是「保持節操」。

可惜同二十多年前的互聯網用戶相比,中外網民都在追求短期內片刻的「顱內高潮」。

也就是「娛樂至死」。

任何嚴肅的,值得討論的社會事件和文化作品,都不得不依從大部分網民的趣味傾向重新梳理。

04

粉絲經濟、「她」經濟、共享經濟、元宇宙……

2015年之後,內地互聯網儘管少了熟悉的面孔,依然無意中依附在世界網路發展趨勢中,形成一個又一個短期熱度較高的產品。

如今勉力保持網路互助精神的,尚存貼吧:

「為什麼現在還有人上貼吧?」

「因為貼吧里真的有王祖賢。」

這是關於貼吧依然硬挺於現今的最好註釋。

它是「古代」互聯網的遺存,也是為數不多的還有很多網民自發的、平等互助的平台。貼吧的奇特之處在於任何時候,都可以在此找到相應的生活訴求。不少貼吧的管理員也大多保持BBS時代的「斑竹」(版主)作風,及時管理並分享相關專業內容。

像極了互聯網剛開始發展時的樣子……

2002年的某個深夜,我在網路上瀏覽到一個網站。

這個網站名字很特別,叫「最是文人不自由」。

初次點開網站后,我被其中充斥的各種觀點、各種文章震撼。

基本上可以在這上面找到很多網民對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社會現象以及文化趨勢預測的評判,中間雜以民間怪談和科學幻想等內容。

可惜當年沒有預判到互聯網發展的現狀,因此沒有在二十二年前就保留文章。

各種腦洞大開,無所顧忌的想象力和觀點在互聯網「黃金時代」開始時,才是人們趨於追求知識的主要動力。

在網路社交中進步、融合、提升,秉承不同觀點的爭論,不輕易下定論。

同時,仰望某些大神的專業性論述,追尋過去的神話對應現實。

儘管遺憾地說,如天涯社區、貓撲論壇和西祠衚衕等一批BBS的沒落與消失是大勢所趨,但「思想」和「過去」不該被遺忘。

一如曾經出現過的YAHOO和GOOGLE。

因此寫到《內地互聯網三十年》這個話題,很難用簡單的觀點來評價如今互聯網文化的發展現狀,它是現實中時事熱點、娛樂時評和影視音樂流行的網路折射,也是不同時代網民在所處時代的精神面貌。

三十年間,內地網民達到10.92億人(2023年年終統計數據),互聯網普及率達77.5%。這批網民所處的互聯網時代,多以短期快樂,長期無感的文化消費特徵為主。

比如短視頻,在極短的時間內通過不得不凸顯的嘩眾取寵的效果贏得流量,是不得不採納的產出原則。

我無意評價這種趨勢的好壞,但七秒之後,它是否還存在?

或者說,關於它的記憶是否還存在?

2023年,某站短視頻中,日本AV男優東尼大木模仿周杰倫在東南某地商演,商演主題叫「木已成周」……

而重溫周杰倫MV《我的地盤》時,可以看到動感地帶的廣告和「復古」的滑蓋手機。

也許時尚和流行只是在不同時代通過不同的解讀保留了下來。

只是對於依然對過去時代存有記憶的人來說,「娛樂至死」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如現在一直會被網民吐槽或慘遭下架的各種逆天微短劇,和愈發同質化的各種類型的影視劇一樣。

這是一個崇尚個性的時代,也是一個遮掩真實面目的時代。

起碼,我已經很少再看到個人社交平台上那種真切的情感展示,並且……

我幾乎不再擁有另一個人所有的社交平台賬號了。

我對別人也一樣。

大家,都在這個時代謹慎地、刻意地、緊張地保持著「鬆弛感」。

那麼允許或不允許這些行為存在,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難以言表的命題。

如同我在寫到這個時代時,必須省略一些原因一樣:

「互聯網」也是「網」,每個埠都鏈接了一個真實的用戶。

「文化」更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是一個具象的內容,如視頻、文字、思想和感情。

一個時代的網路文化,映射的是一個社會的真實狀態。

假使回到1994年,第一個使用互聯網的個人用戶一定不是普通人。

他(她)第一次接觸網路時,面對整個世界,應該是興奮且充滿活力的。

他(她)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不是把現實戾氣和慾望毫無顧慮地發泄到網上,而是帶著一種敬畏和仰望的心情如饑似渴地擁抱整個世界。

一如我們這一群人始終都在致力於通過何種文化產品和行業趨勢,乃至個人觀點嘗試對這個世界做出儘可能寬泛的理解。

允許不同的,甚至對立的觀點和人物同時存在於這個平台上。

但我們終究只是這個網路上的一小部分。

我不願意稱這種情態為「互聯網原教旨主義」。

因為這本該是互聯網文化應有的樣子。

它在於分享,而非剝奪。在於相愛,而非交媾。

謹記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闡述的一段話,算是本文對一個無法言表的時代的結語:

「娛樂至死的可怕之處不在於娛樂本身,而在於人們日漸失去對社會事務進行嚴肅思考和理智判斷的能力,在於被輕佻的文化環境養成了既無知且無畏的理性文盲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