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有顏色的「成人童話」竟被馮小剛拍了出來(組圖) Loading...
資訊  皮皮電影  2023-12-23
今年賀歲檔競爭的激烈,從電影配樂上,就能看出端倪。

以最具代表的兩部喜劇片為例。

兩部題材一樣,音樂卻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一部《年會不能停》,主題曲吵吵鬧鬧,鑼鼓喧天,快節奏的音符似乎要炸了你的耳朵。

一部《非誠勿擾3》,ost反而沉靜,安逸,透著淡淡的悲傷,泛起一絲感懷身世的悲情。



同樣是喜劇,為何一個歡鬧,一個讓人催淚?

其實我們細品就能發現其中差別。

《年會不能停》這類電影很像是一種喜劇新人,初上舞台,個性直接,也急於表現自己;

而《非誠勿擾3》,則像是一位多年未見的「老友」。

他已經在你的生命歷程中,留下過笑和淚的痕迹。

再次見面,他不急不躁,更不貿然打擾——

十幾年裡,你涉過眾多泥地、溪湖,他也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於是,一開口,話語平靜而輕盈。



但只用簡單幾句,就能順著記憶這條小路,徑直走進你的內心。

我們聽《非誠勿擾3》的ost,看它的MV,這種感覺就會尤為強烈。

那些熟悉的時刻,那些滿懷深情的瞬間,那些杯中酒變頰上淚的情節,都會讓你思緒起伏,沉默不語。

而這個系列本身,同樣也不是一個試圖直接撓你笑穴的傻瓜機器。

它承襲馮氏喜劇的特點,將最深奧的人生哲理,用最易懂的台詞和劇情,呈現給觀眾。

如果你處於不同人生階段觀看,還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到了這部《非誠勿擾3》,依舊是熟悉的味道。

結婚10年的秦奮、梁笑笑,隨著心境轉變,又發生了不一樣的人生故事,也帶給觀眾不同於前兩部的思考。



只是這一回,在敘述方式上,卻有點奇妙。

最能體現這一點的,就是電影里的色彩。

看到《非誠勿擾3》預告的第一時間,皮哥也愣神半天,才反應過來。

這種色彩風格和美學表達,以前在國產喜劇中,從未見到過。

研究了不少馮小剛導演的採訪,看完全部的特輯,結合之前的故事,才發現,《非誠勿擾3》的多巴胺,大有文章。

01、「高雅藝術」的外殼下,藏著三層寓意卓別林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

好的喜劇,都是這樣的味道。

在長達15年的時間線上,《非誠勿擾》的兩位主人公秦奮和梁笑笑,一直沒有變過。



《非誠勿擾3》肯定是整個系列的結局。

之所以會在結局的時候,改變電影的影像和色彩風格,皮哥覺得,是馮小剛刻意為之。

馮小剛本就不是個套路固定的導演,他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更喜歡拍攝不同的類型。

這麼多年,他拍過喜劇,拍過戰爭,拍過故事,拍過愛情。

他創新過畫幅,嘗試過多視角敘事。

到了《非誠勿擾3》,他開始拿「色彩」開刀。



結合最新的預告,我們能看到,這種色彩配置的三個深意。

第一個,是斑斕色彩的美學表達。

馮小剛之前的電影,也講究色彩,但重心,放在電影調色的質感上。

可這回,它將整部電影的色彩五彩斑斕化,顯然想在視覺方面,給觀眾創新之感。



《非誠勿擾3》整個色彩體系,給人十分舒服的感覺,尤其在色彩搭配上,頗有美學大師功底。

先有同色系不同深淺的層析感和奇妙感。

比如這個場景中,葛優身上的襯衫是淺綠,右側的窗帘是深綠,左側的窗框是墨綠。



一種顏色,形成三種視覺層次,畫面有了縱深感,看上去也十分舒服。

這樣的搭配,在預告中就有不少。

再有,不同色彩的搭配和撞色美感。

虞書欣飾演的機器人出場的時候,這種感覺就拉滿了。



粉色的衣服,米色的披肩,跟墨綠色的沙發和淺綠色的背景相得益彰。

再往後看,後面深粉色的柜子,同樣映襯在綠色的牆壁上,形成視覺互文,相得益彰。



當畫面拉滿,屋子中雖然充斥著各種飽和度高的色彩,但多而不雜,彩而不亂,看起來很舒服。

這至少證明,《非誠勿擾3》在色彩美學上,不會有任何問題,帶給我們的,是之前沒有過的視覺享受。

第二個,是色彩的敘事功能。

顏色本身就有敘事功能。

它能暗示主要人物的心理變化,渲染氣氛,甚至助力故事情節發展。

舉個小例子,當長得很像笑笑的機器人出現在門外的時候,葛優飾演的秦奮從屋子內往外看,是墨綠色的置景。



這裡的墨綠色,有點壓抑,陰鬱,就是說,此時秦奮的心情,其實是黯淡的。



可當笑笑出現在他眼前,鏡頭切換成了門外的景色。

不僅打光更亮,而且沁潤在一片粉色中,就連墨綠色的屋子,也變成了青綠色。

這顯然在襯托秦奮心情的變化。

看到笑笑,雖然是機器人,他的心情也瞬間好了起來,開心了起來。

片中類似的色彩敘事還有很多很多。

只要細心,我們會發現,這多姿多彩的《非誠勿擾3》,一點都不簡單。

第三個,色彩,是對前兩部的總結,是對第三部浪漫的極致表達。

《非誠勿擾》三部曲有一個共同主題,那就是相信愛情。



第一部兩人相遇,是緣分;

第二部兩人試婚,是愛情;

第三部一人等待,是婚姻。

這是兩個靈魂才能碰撞出來的交響曲。

三部的本質,其實是以戲謔的方式,討論愛情。

而色彩,是馮小剛導演對愛情這件事的浪漫表達。



第三部中,我們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元素,瞬間將觀眾拉回到前兩部的情節里。

秦奮依舊住在自己和笑笑的那個海邊小屋裡;

真實的笑笑回家的時候,看到機器人笑笑,趴在秦奮背上,給他做SPA。



這個場景,看過第二部的觀眾,應該會很熟悉吧。

一切既有懷舊的味道,也有舊人不見,新人替代的反差感。

當機器人和本人見面,當喜劇包袱因此爆出,關於愛情的探討也才真正進入主題。



等一個人到底值不值得,尤其70歲的時候。

孤獨的等待,到底如何調整心態,尤其不知道是否有結果的時候。

《非誠勿擾3》在嘗試用這種色彩,給出了答案。

02、多巴胺配色,秦奮的新故事,本質是一場有顏色的「成人童話」?每一部《非誠勿擾》,都會留下一些非常經典,非常戲謔,又一針見血的東西。

第一部的「分歧終端機」,創造了一個互聯網熱梗,到現在還有無數網友調侃取樂。

第二部的離婚典禮,活人告別儀式,也是如此。

雖然看起來魔幻現實,但仔細想想,人生有的時候,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兒。



這裡面,融入了選擇、婚姻、生命等話題。

喜劇式的表達,背後是對人生經歷的思考,是對生命意義的探尋。

第三部的多巴胺配色,其實也是一種哲思。

它沒有過多的說教意味,卻單單用色彩,就將觀眾的思緒,引入到對現實夢境,對現在未來的思考中去。



這種哲思,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它是對秦奮這個主要角色的一次造夢。

為什麼這麼講?

一般只有童話世界,才會有這麼強烈的視覺色彩。



電影也傳遞著,大多數像葛優飾演的秦奮一樣的人,都有著對豐富多彩生活的嚮往。

採訪中,馮小剛導演也談到過,電影《非誠勿擾3》或許就是秦奮的一場夢。

在夢裡他回歸簡單,回到對純真事物的鐘愛,就像是小孩在幼兒園看到的世界,對生活感到真摯而感動。



那又為什麼是夢?

其實預告中,就有很多證明。

我們能看到,在《非誠勿擾3》中,曾經在一二部中出現的主要和經典人物角色,一個個全都回歸了。

包括第一部中,收購秦奮「分歧終端機」的老范。



還有歷經馮遠征、廖凡,最後由常遠飾演的「第三代」建國。



第二部中,曾在李香山追悼會上讀詩的川川;

姚晨飾演的芒果;



甚至北海道的鄔桑。



一個70歲的老人,在同一個地方,等得到,或者看得到這麼多故人來來往往。

你可以理解成是一種圓滿,也可以理解成是在夢境中放電影。

而且人們都說「老小孩,老來俏」。

意思就是,人老了,性情會跟小朋友一樣簡單純粹,會喜歡色彩斑斕,喜歡那些過去美好的事物。

《非誠勿擾3》也在用色彩,說明這個觀點,表達一種人生的終極浪漫,一種對人生的樂觀主義精神。



第二個方面,是對未來的探討和哲思。

片中的時間背景,從2010一下子跳躍到了2031年。

這其實是未來,也就是說,《非誠勿擾3》,是一部輕科幻喜劇。

未來世界中,出現的人工智慧,機器人以及各種事物,都比較虛幻。



這種複製另一半的人工智慧,到底能不能在愛人不在或者感到孤獨的時候,充當生活的伴侶?

它到底是作為考驗愛情的試金石,還是填補人們內心深處孤獨感和寂寞感的寵物?

這個問題,《非誠勿擾3》的正片,或許會給出答案。

畢竟秦奮都說了,這個長得像笑笑的機器人,就是笑笑。



這背後,不僅僅有未來各種智能技術對生活和生命影響的討論。

也有對AI技術的恐懼,對人類未來,以及AI引發倫理爭議的探討。

當秦奮已經認定機器人梁笑笑時,那風塵僕僕歸來的真實笑笑,又該如何自處?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科技巨變、技術爆炸、信息爆炸的年代。

但事實是,科技越發達,AI越複雜,其實越證明真情的可貴,越能證明單一和純粹的價值。

我想,這也是《非誠勿擾3》的核心觀點。

有些人,有些事,永遠無法用機器代替。

因為在他們的身上,在他們的記憶里,有過你的成長,有過你的感悟,有過你生命的過往,也有你蛻變的點滴。



你們互相影響,互相融入,這是生命之間的交互,而不僅僅是一個外貌相似的機械體。

所以,一部《非誠勿擾3》,多巴胺的色彩,童話般的夢。

既有童話般的哲思,也有童話般的簡單和通透。

03、這次的馮小剛,一點也不「馮小剛」賀歲檔這個詞,最早就是馮小剛締造的。

新千年前後,「馮氏喜劇」大殺四方,一年一部馮氏喜劇,幾乎是中國人跨年的必然。

《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腕》《手機》……

但你會發現,馮小剛一直是一個,從不拘泥於自己風格、不執行某種特定套路,甚至刻意打破自己的導演。

在「馮氏喜劇」如火如荼的時候,他果斷求變,將目標轉到了其他類型。

先是戰爭片《集結號》,后又是災難片《唐山大地震》。

隨後,劇情片《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芳華》接連上映,每一部風格都不同於前一部,每一部都有新的創新和突破。

而《非誠勿擾》系列,是在這一系列電影夾縫中,不可多得的老派「馮氏喜劇」。

不過橫掃市場的表現,依舊證明了觀眾的喜愛。

第一部以3.3億,登頂2008年度票房榜;

第二部以4.8億,位居2010年度榜單第三名(第一名為《唐山大地震》);

到了第三部,在十幾年前8億票房的系列基礎上,又是一次自我突破。

這種畫面色彩有點像是童話故事,很華麗,和以前的所有電影,都不太一樣。



在保留影像特色的同時,馮小剛依舊專註於內容和內核表達。

事實上,馮小剛每一部電影在上映當下都飽受爭議。

觀點、題材抑或是故事本身,哪怕像這次的色彩探索,都在當下不被理解。

但時過境遷,不得不承認,很多爭議早已「輕舟已過萬重山」,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成為經典。



就像是《非誠勿擾》系列里的諸多台詞,當下的冒犯性早已成為現在的前瞻。

爭議可怕嗎?當然可怕。

可比起我們敢勇敢的邁出舒適區的探索,爭議並不算什麼。



在新一年裡,馮小剛註定是大導演圈裡,第一個敢於嘗試的「吃螃蟹的人」。

大步地邁進,風雨的淋漓,才能造就一批又一批,電影中的孤勇者。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能打敗馮小剛的,終究只有馮小剛自己。

期待這樣的電影上映后,能得到更多觀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