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解密》:工業之美與電影創作如何相互成就? Loading...
資訊  2024-08-05

亦真亦幻,電影工業化為《解密》編織夢境。齊心協力,主創團隊在類型之路上探索,觸達電影工業化未來。

在本期《今日影評》中,電影《解密》的攝影指導曹郁做客欄目,一同對話工業之美與電影創作如何相互成就,再次走進《解密》的造夢空間。

作為業內知名攝影師,曹郁認為觀眾去看電影到底看什麼,什麼就代表著電影工業化。

從技術點來講,曹郁首先提到了自己最熟悉的攝影。攝影的質感除了整個造型感以外,重要的還包括人的質感和景的質感。

電影《奧本海默》的攝影質感屢次當成優秀的範本,曹郁認為《奧本海默》的攝影質感是經過審美考量后的表達。

作為一部以歷史真實人物為核心的傳記電影,觀眾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看到這麼清晰的影像的,通過讓觀眾感受到一位歷史人物就在身邊的放大之感,才能夠使觀眾更深層地接受主題。

包括在CG技術上面,需要達到觀眾不知道這塊做過CG的標準。還有在攝影的逼真度上等等指標,都能夠衡量攝影層面的工業化標準。

因此,電影的工業感並不是只局限在某一種題材和某一種故事裡邊才叫工業感,實際上一部電影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體現出一部電影是否達到了真正的工業化水平。

電影《解密》當中的很多鏡頭甚至光影都非常美麗,對演員來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是精密,容不得一絲破綻。IMAX攝影機具有極為清晰,且距離演員很近拍特寫卻不變形的特點。所以攝影機在拍特寫的時候,都是距離演員非常非常近,那個感覺就像你近距離瞪著一個人。那麼它給演員帶來的要求就會提升,表演的痕迹要放到最低才行,同時又要有合適的張力。

演員與光影的配合也格外重要。特別優秀的演員往往會跟隨光影一同表演,演員知道什麼時候處在一個亮區,什麼時候進入一個暗區,兩種表演分寸是不一樣的。

曹郁說道:「我們在這次拍的時候也會告訴演員,什麼時候焦點在你,什麼時候焦點沒在你。」在《解密》中,觀眾能夠看到很多鏡頭焦點一直在變化,隨著攝影機的移動,演員需要在光影裡邊出入。

因此演員可以不知道原理,但是必須對所有的技術環節有駕馭能力和強烈的感覺,也就是說台詞、動作是你的表演,但其實你對著機器到底是哪個角度,你的移動速度是多少,你在什麼時候在光里,什麼在陰影里,這些都算你的表演。在未來電影工業化的發展中,演員表演與技術配合的難度加大也將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

電影的發展方向越來越朝著高精尖的顯示能力和聽覺能力發展。比如在電影中有一個鏡頭,金珍寫了一牆的密碼,鏡頭是從金珍的後背開始,經過了一個特別絢麗的光,然後挪到他的正面,這個時候人物在焦點外面,焦點是在牆上,然後金珍要做一個狀態,需要攝影機正好到位,焦點給到人物的臉。

像這種配合就需要演員劉昊然知道攝影機跟他的距離,以及他在做往前探的動作時,該如何與攝影機進行高精尖的配合。

黃建新導演曾經評價曹郁,他懂得戲劇微妙之處見真章,並且能夠準確地捕捉到這個瞬間,扛著攝影機說抓就能抓到演員最精確的表演狀態。

在《解密》的拍攝過程中,曹郁也完美釋放了自己在攝影中的超強能力。據曹郁介紹,《解密》的拍攝沒有使用以往常用的肩扛攝影。肩扛攝影的優點在於它非常即興化,但是它的缺點或者說特點在於,在拍攝過程中有攝影師的物理和情感參與,觀眾在觀影過程中能感知到攝影師參與其中。但對於《解密》的電影製作團隊來說,他們並不想讓觀眾感覺到有攝影師的存在。

因此,《解密》的拍攝主要採用「大炮」,也體現出中國電影工業水平的提高。畢竟,已經有一批專門移動「大炮」的攝影掌機職位。在拍攝中,攝影掌機最少可以一個人,最多的時候可以是十個人,但無論是怎麼樣的一個協調聯動的複雜組成,他們都能用近兩噸重的設備,拍攝出手持攝影一樣的細膩效果。

在《解密》的實際拍攝中,重達兩噸的攝影機需要跟隨演員的表演和台詞一起移動,並且根據演員的表演和情感調動鏡頭,但《解密》中由約翰·庫薩克飾演的數學系老師希伊斯全程是英文台詞,這就非常考驗攝影師與演員的細節配合。

例如《解密》中有一場戲是一個鏡頭拍完的。一個夜晚,希伊思帶著容金珍在公園裡漫步,告訴他什麼是國,什麼是家。搖臂從低矮的水面搖起,當兩個人從遠處走過來站定了以後,攝影機需要結合對話的情感推向人物,再掠過二人,後面紅色綠色的樹冒了出來,一個CG製作的月亮也慢慢隱現......這一段從演員表演到攝影機運動,再到音樂都需要配合得特別完美。

其實攝影師並不太懂英文,他們完全是在排練時特別認真地在旁邊學習,讓自己記住每一個段落結束的音節,然後靠音節控制住這兩噸重的設備,再拍出這些鏡頭,真的很了不起。

落回今天討論的重點,中國電影工業化其實不應該只局限在某幾個電影類型,各個類型影片、不同題材影片都牽涉到電影工業化的問題,這些影片都有巨大的空間可以做得更好,來表達好不同電影的主題。

其實中國需要提高的真正的工業水準,恰恰是《解密》類型的電影,它體現在光影、音樂、表演、美術等每個細節,這是一種技術,更是一個整體,而不是只靠語言。

相信未來中國電影工業化一定會沿著這條發展之路,回歸到電影的技術本體屬性,並不斷作出發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