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近年來發瘋角色越來越多,折射出韓國人的積怨 Loading...
資訊  九派新聞  2023-08-18
以前的韓劇,車禍、癌症和失憶的苦情戲必不可少。當下的韓劇,撕逼和發瘋才是主旋律。從「歐巴撒浪嘿」到全員「西八」,在韓劇的發瘋盛世背後,反映出韓國人對現實社會由來已久的怨氣。

財閥壟斷下的韓國階級差異大,普通人面臨極大的社會壓力,外貌、學習、工作都要競爭。極度內卷下,借著「發瘋」的影視作品發泄是有效舒緩精神壓力的好方法,畢竟「與其內耗自己,不如發瘋外耗別人」。



當代韓劇走向「發瘋」不歸路

在之前的現象級韓劇中,唯美浪漫的愛情才是貫穿始終的主題。

從2000年《藍色生死戀》開啟的一系列悲情戲碼、2005年的勵志愛情《我叫金三順》、2010年的奇幻愛情《秘密花園》,再到後來的《繼承者們》、《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每一部都曾讓觀眾對美好愛情抱有無限期待。

然而,2020年《頂樓》出現后,韓劇自此走向了發瘋的不歸之路。

三觀不正的主角面目猙獰的對話,全員猶如馬景濤附身,動嘴不夠,動手來湊,掀桌子、砸椅子,觀眾隔著屏幕都嫌瘋魔。狗血是外在,瘋批是內在。



收視率證明,觀眾非常吃這一套。據統計,《頂樓》第一季大結局播出時,瞬間最高收視率突破31.1%,全季平均收視率也達到了28.8%。第二季熱度不減,以高達26.5%的收視率落下帷幕,全季全國平均收視率22.2%。最終季即使槽點滿滿,最高也獲得了21%的收視率。

同期的《不瘋不狂不愛你》和《雙面超女》同樣秉持著發瘋信條。《不瘋不狂不愛你》的男主患有憤怒調節障礙,女主是被害妄想症,兩人都是不折不扣的「瘋子」。《雙面超女》經典名場面就是以1噴7,被小孩子欺負也要懟,誰惹我不快就要立馬回擊,隨時隨地「發瘋」。



去年爆火的《黑暗榮耀》更是把「發瘋文學」詮釋到了極點。霸凌的、復仇的、吸毒的,齊聚一堂成為了發瘋五人組。大喊大叫是常態,學小孩子打滾耍賴和用鉛筆打架是新招,全劇更是一片「西八」聲。

根據微博博主「畢導THU」統計,兩季16集一共出現了119次「西八」,平均每7分鐘出現一次,其中「西八之王」全在俊一共說了37個「西八」,李莎拉緊隨其後,有40秒內連續輸出4個「西八」及其變體的創舉。



「發瘋」折射對現實的積怨

事實上,韓國人的「發瘋』體質在現實中早就得以窺見。

在被財閥壟斷的大環境下,普通的韓國人一出生就輸在了起跑線上,為了獲取更高的社會地位、找到更好的工作,從小就開始在教育上瘋狂內卷,考上一個好學校總體來說是跨越階層最為捷徑的道路。

金敬哲在《無限競爭,無限痛苦的畸型社會:韓國》一書揭露,韓國人從小學五年級就開始準備大學入學考試。韓國2016年播出的紀錄片《學習的背叛》中透露,每100名韓國學生中,就有6人在小學學完了高中的全部課程。

其中,首爾江南區的大峙洞是韓國的頭號補習街,在3.53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聚集了一千多所補習班和升學班。大峙洞是1989年在課外補習解禁后興起,這裡最知名的是以精英為主的小班專科補習班,如同今年年初的熱門韓劇《浪漫速成班》,許多家長為了替孩子報名一流明星講師的課,一大早就得排隊抽號碼牌。

韓國教育部和統計廳今年3月公布,在面向全國3000所中小學、7.4萬餘名的在校生調查中,月收入不到200萬韓元(約為人民幣10895元)的家庭,平均補習費支出為12.4萬韓元(約675元);月收入800萬韓元以上的家庭,平均有64.8萬韓元的補習費支出。

調查結果顯示,收入越高,補習費支出越大,因此收入不平等很可能導致教育不平等。為了自己的孩子不落後別人,韓國的父母咬牙勒緊褲帶,還是要讓孩子補習。

此外,補習參與率達到了78.3%,也就是說每10名學生中,就有8名正在補習,其中小學生佔比最高,達到85.2%,初中生佔76.2%,高中生則佔66%。

即使高考完成,這種拚命的習慣還在繼續,因為還要考研、考公、考證、工作。熬夜也就成了韓國人「進化」出來的新功能,冰美式、營養補和健身房同時為其續命。

根據BBC報道,韓國是地球上睡眠最匱乏的國家之一,睡眠不足也讓韓國人付出沉重代價。韓國是發達國家中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烈酒消費量也最高。同時,服用抗抑鬱葯的人數眾多。不合理的工作文化和社會壓力造成韓國人過度勞累、壓力過大,以及睡眠不足。

《黑暗榮耀》中的妍珍就完美詮釋了當代韓國年輕人的作息,她凌晨兩點起床空腹跳繩,三點出發上班,四點到台里,每天往返通勤兩小時,還有時間醫美,逛街,和朋友聚會。

對於家世普通的韓國人來說,不瘋魔,不成活。即使最後的結局仍然是買不起房,結不起婚,擠破腦袋也是給財閥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