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神作又又又翻拍了,被嘲是武力值最低的一版? Loading...
資訊  2024-06-18

近日,武俠劇《金庸武俠世界》中第一個單元劇《鐵血丹心》開播。

該單元由此沙、包上恩等主演,講述了郭靖背負家仇闖入江湖,一路歷經奇遇,在黃蓉的幫助下,最終成為俠之大者的故事。

開播前這部作品期待值很高,但在開播后遭到網友無情審判,甚至被嘲是「武俠劇中武力值最低的一版」。

01

觀眾以為的「爆款預定」?

《鐵血丹心》在未播出時被觀眾予以厚望,不僅因為宣發力度大,而且從各方面看似乎都「很有保障」。

這部作品的導演楊磊是電視劇《三體》的總導演,曾執導過《卧薪嘗膽》、《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亂世書香》等反響不錯的作品。

演員陣容強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此沙、包上恩兩位有話題度的年輕主演自帶流量,周一圍、王勁松等演技派加盟,再加上陳都靈、高偉光、孟子義等高顏值配角助陣,使得整部劇的主創陣容都星光熠熠。

此外,預告片中刀光劍影、飛檐走壁的場景,看得人熱血沸騰,成功吸引了不少金庸迷的注意。

因此,觀眾對這部作品的期待值極高,似乎已經預定了將會成為下一個「爆款」。

開播后,劇中郭靖黃蓉的甜蜜互動讓網友直呼嗑到了,表示此沙的「憨態」簡直是「郭靖本靖」,而包上恩版黃蓉古靈精怪,二人cp感滿滿,很加分。

但從屏幕上看,最直觀的問題,就是質感太差。

比如說,濾鏡顏色問題十分嚴重,視覺效果很糟糕,網友吐槽「很顯劣質」 、「眼睛疼」、「看不清楚角色」等等。

郭靖在大漠時期黃沙漫天可以理解,為什麼到了中原以後還是昏暗不清?

而且,劇情作為一部劇的核心,這部劇里卻發展進度太快了,不說支線劇情,連許多主線劇情都省略了太多。

身為武俠劇,竟然不在武打片段好好下功夫,打戲綿軟無力,更是激發了原著粉以及廣大觀眾的強烈不滿。

由於前期給觀眾設的期待值很高,很多人看了一集就表示很失望、被勸退了,於是這部「爆款預定」在開播當日就遺憾地成為了泡影。

02

大俠打戲如兒戲?

雖然此沙和包上恩的對手戲獲得了觀眾的一些好評,但和黃日華版《射鵰英雄傳》對比,還是被降維打擊了。

年輕演員的演繹太稚嫩了,有網友忍不住吐槽主角團整體用力過猛:郭靖「空洞感」像心智不全、

黃蓉比起靈氣更有「流氓氣質」、

楊康「刻意裝壞」過分油膩、

梅超風大紅唇過於嬌嫩背離人設……

對於男主角此沙,觀眾對他的印象主要停留在《封神》中的楊戩,通過這次飾演郭靖,不少觀眾忍不住留言表示這條賽道不適合他。

網友從此沙臉型分析,他的人中偏長顯老,少年氣的角色在他身上有些違和。

爭議比較大的還有包上恩版黃蓉的顏值。

在原著中黃蓉美貌驚人,「肌膚勝雪、嬌美無匹;容色絕麗,不可逼視」,令她的靖哥哥」只覺耀眼生花,不敢再看」。

然而包上恩版黃蓉出場時,女扮男裝的小乞丐造型被吐槽顏值不夠高,缺乏黃蓉的氣勢,整體比較「普」。

她的演技被吐槽「像演課本劇」,表演痕迹重,而且說話時無意識地歪嘴,讓人很難不齣戲。

但02年出生的包上恩偏「幼態臉」,來演正值青春少女時期的黃蓉把她身上那股青春活潑勁表現得可圈可點,也得到了一些觀眾的讚許。

出船時,彈幕紛紛誇她,說:「看,不歪嘴的時候,就好多了呀!」但是劇中為何要故意歪嘴呢?

歸根結底,還是演技不夠的原因,缺乏表情管理能力。

此外,趙子琪飾演的楊康生母包惜弱也被質疑完全不符人設,認為導演組選角欠妥。

在原著設定里她是迷倒完顏洪大金王爺的存在,又美又弱。然而趙子琪以往飾演心思縝、性格強勢的女人居多,來演一個美麗的弱女子毫無說服力。

網友不禁吐槽:你說這是李萍我還信。

此外,觀眾們對劇情改編的質疑聲更大:縮略的原著內容太多了!

在有原著托底、眾多經典作品能夠借鑒的前提下,它竟然還能「去其精華,組成糟粕」。

感受一下第一集短短44分鐘,發生了多少大事:小郭靖被江南七怪找到,學了武功后獨自去嘉興比武;路上邂逅了扮成叫花子的黃蓉;又偶遇了正在比武招親的穆念慈,楊康上台調戲民女,郭靖衝上去打抱不平……

有人吐槽:這是在給觀眾放精華合集的ppt嗎?總之,爭議不斷。

一方面,這樣的情節安排是能凸顯郭靖黃蓉等一干主角的人物特徵,加快劇情節奏。

但另一方面,這種改編不僅全然省略了對郭靖幼年被成吉思汗收養、金刀駙馬的身份背景介紹,而且刻畫郭靖自大漠去江南遇見黃蓉后又送錢又送衣服的情節,讓人困惑「不知道錢從哪來的」。

而黃蓉心安理得地接受郭靖的饋贈,被吐槽演出了「拜金女」的氣質。

如此大刀闊斧的刪減,優點是能對關鍵劇情進行更細緻地還原,缺點是故事背景被切碎,情感鋪墊也被打成了薄片,有些配角難免像走過場的NPC。

有網友表示惋惜,丘處機在牛家村戰金兵的高光戲份在這部作品中基本上也刪沒了,只作為回憶提及。

對此有人不禁反駁:一共才30集,劇情不可避免要緊湊一點。

但顯然,如果只拍重要情節,勢必會影響整體劇情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此外,劇中的武打片段也備受吐槽,作為一部武俠劇,武打動作虛弱無力、威亞痕迹十分明顯。

梅超風與江南七怪的這場打鬥戲,要麼使用慢鏡頭,要麼依賴特寫鏡頭,缺乏大眾所期待的那種行雲流水、酣暢淋漓的感覺。

有網友評價道:梅超風抱樹轉一圈,對方就站在面前一動不動等她踹,腳還沒挨到身體呢人就飛了,這是在嘲笑觀眾的智商嗎?

大俠打戲如同兒戲,這真的是一部用心之作嗎?

03

武俠劇亟待新活力?

金庸劇一直是武俠圈非常有影響力的存在,很多導演、編劇、演員都想來分一杯羹,因此金庸的書改劇層出不窮。

隨著《射鵰英雄傳》拍了這麼多版,觀眾審美水平提高、眼光變挑剔了是很正常的現象。

關於主角郭靖這個靈魂人物,每一任扮演者都備受熱議。

黃日華版郭靖是大眾心目中最經典的郭靖形象,大部分人都心服口服。

而後續的幾版都在與前者做比較:張智霖版郭靖被吐槽太秀氣了,白彪全面演了各種時期的郭靖但評價一般,李亞鵬版郭靖被嘲像「弱智」,胡歌版郭靖被質疑「太聰明了」齣戲,楊旭文雖然貼角色但有些顯老……

因此此沙也註定被拉到「郭靖榜」上對比,如果顏值平平無奇、演技乏善可陳,註定被嘲笑得很嚴重。

而且對於《射鵰英雄傳》的具體劇情,其實不少觀眾都「倒背如流」了,來回翻拍也沒什麼新鮮感。

市場導向表明,如果新版沒有上升一個台階的完成度和水準,或者改編的創新點,顯然就無法成為「爆品」。

近些年內地仙俠古偶劇泛濫,武俠劇成績低迷,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作品。

少數幾部誠意之作也沒有大爆,比如口碑還不錯的《蓮花樓》。

雖然它不算正統武俠劇,但把「俠」的內核拍出來了,無論劇中舞劍還是拳腳表現都是用心準備的,因此贏得了觀眾廣泛讚譽。遺憾的是受眾範圍小,男主演技勸退,這部作品並沒有很好地推廣出去。

雖然武俠劇整體上的特效水平較過去有了進步,但囿於劇本和演技,這個領域一直在原地踏步而沒有切實地突破性進展,亟待真正優秀的好作品來注入新活力。

而且國內很多流量藝人誤以為武俠劇是一樁輕鬆差事,只把武俠劇當做跳板,演得很隨意。

如果武俠劇陷入了空有噱頭而忽略人設塑造、劇情推進、武打水平等的怪圈,觀眾是不會僅為美貌的主演或者甜蜜的cp就痛快買單的。

記得「在看」一下